中國作者刊登國際期刊121論文 疑出自論文工廠
中央社 (2020-07-06 20:54)
(中央社香港6日綜合外電報導)國際同行評審期刊發 表100多篇中國作者的科學研究論文,似乎重複使用部 分相同圖片,引發人們質疑,在疫情蔓延期間,研究機 構加快研究進度,有疑慮的科研是否驟增。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 導,約由中國50個城市的醫院和醫學院研究人員發表的 121篇論文中,加州微生物學家、影像分析專家畢可( Elisabeth Bik)發現使用相同圖片的論文。據她的調 查,每篇論文都至少有一幅圖片與另篇論文相同,顯示 許多論文可能出自同一家公司或「論文工廠」。
儘管這些研究報告是在4年時間內由不同作者發表 ,關注不同研究主題,但其中許多報告都包括相同的細 胞群落圖片,有些圖片經旋轉或裁剪以顯得不同。這些 報告中的部分圖說也一字不差。
此外,這些顯然造假的研究論文,照樣通過6家國 際期刊的同行評審程序,像是「歐洲醫藥科學評論」(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就發表了121篇當中的113篇。
藉由Google Scholar搜尋,當中一份可疑研究報告 ,自2017年以來被其他研究人員引用50多次,另外3份 報告被引用了20多次,意味這些有問題的論文可能影響 其他研究。
畢可表示,這樣的論文工廠產品「正在汙染科學界 研究工作,我很擔心它們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畢可曾 任史丹佛大學醫學院(Stanfrod School of Medcial) 研究員,去年辭卸在醫療新創公司的工作,全職投入調 查研究不當行徑。
歐洲醫藥科學評論表示,將聯絡遭受質疑的作者, 並要求他們證明資料的原創性。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間,包括畢可在內的一群研 究人員指稱,有疑似相同圖片的400多篇論文與中國作 者有關,這些在中國的醫生與研究人員,常常承受著發 表同行評審成果的壓力,藉以升等或贏得獎賞。
根據華爾街日報調查,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的一 所醫科大學,提供4萬2000美元(約新台幣124萬元)獎 金給刊登在具高度影響力期刊的論文。
專家表示,這些激勵機制使論文工廠有利可圖,特 別是通常沒參與研究卻需要發表論文的那些人,像是臨 床醫師。(譯者:曹宇帆/核稿:劉學源)10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