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能製造與智能出行 同濟大學與嘉定區將共建千億級科技產業園
北京新浪網 (2020-07-06 20:12)
原標題:聚焦智能製造與智能出行 同濟大學與嘉定區將共建千億級科技產業園

中新網上海7月6日電 (記者 繆璐)上海市嘉定區委中心組與同濟大學黨委中心組6日宣布共建千億級「嘉定同濟大學科技園」。嘉定同濟大學科技園將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載地,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力爭到2025年在新能源與智能汽車、智能製造、智能出行與智能網聯、智慧醫療等產業領域取得長足發展,總產值達到千億級規模。
活動中,雙方還簽訂了同濟大學嘉定基礎教育集團共建協議,約定按照國家教育綜合改革關於創新人才貫通式培養的理念,共同探索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有機銜接的系統教育改革,共享、優化資源配置,不斷提升辦學品質。

上海市嘉定區委書記、區長陸方舟表示,此次嘉定與同濟共同打造千億級科技產業園,既是落實國家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任務,也是深化校地合作、加速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載體。推進這項工作,嘉定有基礎、有載體、有信心,通過校地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把嘉定同濟千億級科技產業園打造好。
2019年10月,上海市委深改委會議審議《關於加快推進我市大學科技園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力爭全市大學科技園數量達到20家以上,全力打造3-5家具有一定影響力和品牌效應的示範性大學科技園,輻射帶動高校周邊區域形成若干個產值規模達到千億級的創新創業集聚區。
嘉定區和同濟大學有著長期深厚的合作基礎,特別是2002年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建設以來,合作聯繫更加緊密。雙方共同成立的同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嘉定分園,打造產、學、研、用、政、金等產業特色,聚焦成果轉化、創業孵化,目前擁有企業300餘家,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車、汽車智能化」為專業方向的產業集群。
此外,雙方還合力推進了安亭·環同濟創智城建設,共同成立上海智能型新能源汽車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台,聯合主辦創新創業活動,協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2009年以來,共有22個同濟大學參與的產學研合作項目獲得區級產學研資金扶持。教育共建同樣碩果累累,探索「政府辦學、高校管理、社會參與」模式,先後合作開辦同濟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實驗小學等5所基礎教育學校,為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前,嘉定正在加快打造「創新活力充沛、融合發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的現代化新型城市,推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在嘉定具體化、實踐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就是做優高端製造業重要陣地、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和長三角重要節點三大城市核心功能。其中,建設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關鍵是依託大院大所大學集聚的特點,探索「一所一園」「一園一策」,打造校地合作、院地合作2個千億級科技園。
同濟大學嘉定校區設有汽車、軟體、交通、機械、電子與信息等12個學院,諸多優勢專業、硬核學科都和嘉定全力推進的汽車「新四化」、智能感測器及物聯網等產業高度契合。與此同時,嘉定近年來將智能網聯、無人駕駛等一批國家級的功能平台和重大項目布局在同濟大學周邊,可以更好發揮集聚效應。
根據協議,嘉定區與同濟大學將通過發揮同濟大學學科優勢,結合嘉定區的產業發展方向,促進學科集群與產業集群的融合發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實踐,建設人才高地,實現高校知識外溢與輻射、區校產學研聯動和都市氛圍打造的全面提升。
產業園建設過程中,將著力強化品牌打造。圍繞新能源與智能汽車、智能製造、智能出行與智能網聯、智慧醫療等產業領域,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努力打造特色產業;注重知識外溢與輻射,共同推進學科集群與產業集群融合發展,推動科技成果更加高效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努力成為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實踐的典範;聚焦實打實的平台載體和項目,進一步加快重大科研基礎設施落地、創新平台打造、創新人才集聚、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等,用項目、數據和成果說話。
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建設,同濟大學所在的上海國際汽車城已具備了一定的產業基礎和城市功能,需要實施更加精準化的產業更新和城市更新,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為此,在做強產業功能的同時,嘉定區和同濟大學還將聚焦高品質生活,圍繞規劃引領、民生保障等方面互融互通,共同打造產城融合的上海國際汽車城,讓產與城、城與人、人與產相互融合促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