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政治新聞 > 中央廣播電台

                      參審法朝野協商無共識 在野黨籲懸涯勒馬

                      中央廣播電台 (2020-07-06 17:25)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朝野協商難有共識,攸關國民法官等關鍵條文均遭到保留。立法院外的司改團體持續靜坐抗議,國民黨、民眾黨與時代力量三個黨團總召也前往聲援,盼民進黨懸崖勒馬。(劉玉秋 攝)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朝野協商難有共識,攸關國民法官等關鍵條文均遭到保留。立法院外的司改團體持續靜坐抗議,國民黨、民眾黨與時代力量三個黨團總召也前往聲援,盼民進黨懸崖勒馬。(劉玉秋 攝)


                      立法院朝野黨團正持續協商「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不過,歷經兩天馬拉松式的協商,攸關國民法官等關鍵條文均無共識,多數條文遭到保留。立法院外的司改團體今天(6日)持續靜坐抗議,呼籲民進黨不該傲慢排除陪審制,甚至以輾壓方式表決通過法案,而國民黨、民眾黨與時代力量三個黨團總召也前往聲援,盼民進黨懸崖勒馬。#記者劉玉秋的報導#

                      立法院朝野黨團6日持續針對攸關司法重大改革的「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進行協商,但歷經4日的9小時馬拉松式協商,包括參審案件適用範圍、國民法官年齡等條文均無共識,6日持續協商時,朝野對於國民法官出缺時如何處理等關鍵條文爭論不休,涉及「國民法官」的條文均保留,協商牛步。

                      為抗議民進黨將「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排入臨時會議程,「陪審參審一併試行推動大聯盟」6日於立法院大門口展開第8天靜坐,不斷呼籲參審、陪審併行,要求公開辯論,並在現場戳破氣球,代表民進黨的司改牛皮破了。#現場音#

                      聯盟召集人林永頌表示,立院雖繼續協商「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民進黨團預計7月21日以後通過該案,但從民進黨、司法院、總統府的意見可知,完全是鐵板一塊,協商只是表面完成程序,聯盟對於草率立法感到遺憾。林永頌說:『(原音)兩個禮拜前有機會跟蔡總統見面時,她一再跟我說,司法院也對外說,53條的法案跟陪審一樣,這樣魚目混珠的態度不可取,希望在野黨加油,希望民進黨好好反省,你的政權怎麼來的,不要假借民意,不要魚目混珠。』

                      而包括國民黨、民眾黨與時代力量黨團總召也前往立法院外聲援司改團體。民眾黨團總召賴香伶指出,100多條的法案,目前僅有2條有共識,整部法案幾乎毫無共識,希望主導議事的立法院長游錫堃能慎思,不要傲慢、輾壓表決通過法案。

                      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也說,在野黨與司改團體堅持原本堅持陪審制,已退一萬步的要求參審、陪審兩案併行,但民進黨卻質疑兩案併行是拼裝車、走不遠,那就應該回到陪審制。

                      時代力量黨團總召邱顯智也認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是司法重要變革,司改院所提的版本卻毫無誠意,呼籲執政黨懸崖勒馬。

                      雖然在野黨與司改團體一再呼籲民進黨不要在臨時會處理爭議法案,但場內的協商仍持續進行,擬於考、監人事權同意權處理完後就會審議參審法,屆時朝野不免將掀起馬拉松式的表決大戰。

                      原始連結

                      上一則:高雄市黨團派系分裂 江啟臣:這是暫時的!
                      下一則:陸戰隊覆艇意外 海軍記者會說明(2)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