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生活新聞 > 中央社

              指考數甲概念與計算並重 可鑑別高分群考生

              中央社 (2020-07-04 19:14)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4日電)今天指考第二天,第 四節考數學甲,試題取材均衡,概念與計算並重,必須 觀念清楚且有一定計算能力,才能順利答題,可明顯鑑 別高分群考生。

              根據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資料,入闈協助審題的高中 教師認為,試題取材均衡,概念與計算並重,多選題須 徹底理解概念才能正確作答,單選、選填和非選考計算 能力,整份試題不牽涉艱深的解題技巧,也不需背誦無 謂的公式。

              審題教師提到,試卷融入適量的素養或應用相關試 題,但閱讀量適中,另外也將學術探究情境與數學知識 結合,如以細菌繁殖情境來考指數與對數的應用,以繪 圖軟體中常見的「貝茲曲線」來評量多項式微積分等。

              分析整份試題,審題教師認為,沒有明顯送分題, 每題都須深思作答,今年題目涵蓋各冊重要主題和各種 難度,多數都有相當鑑別度,可檢測不同程度的學生, 預期標準差會拉大。

              教育部也邀請台北市高中數學科教師群協助分析指 考試題,中正高中教師林榮福表示,今年試題難度比去 年提高,考生必須觀念清楚,還要有一定計算能力,才 能順利答題,一般學生在考試時間內可能不易完整作答 ,可明顯鑑別出高分群學生。

              林榮福提到,以考生認知,通常會覺得非選題比選 擇題難,但今年試題反而是多選題比非選題更難,如果 考生按照題目順序作答,可能會被多選題卡住,而影響 到非選題作答;和去年相較,今年計算量較大,程度不 好的考生比較吃虧。(編輯:謝雅竹)1090704

              上一則:澳男釣起22公斤「極巨橘紅怪魚」!專家驚:上次是58年前
              下一則:指考第2天落幕 北市補教協會分析數甲試題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