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汽車零部件「雙百強」榜單揭曉:強者恆強、但盈利能力亟待增強
北京新浪網 (2020-07-03 22:29)
原標題:2020汽車零部件「雙百強」榜單揭曉:強者恆強、但盈利能力亟待增強
7月3日,2020年汽車零部件企業雙百強榜與榜單解讀白皮書在北京正式發佈。
在2020國際百強榜單中,排在前五位企業是德國博世、德國大陸、日本電裝、加拿大麥格納和德國采埃孚。德國、日本、美國零部件企業排位靠前,是國際百強榜單中的主流企業,但仍有11家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入選,分別是濰柴集團、華域汽車、海納川、均勝電子、寧德時代、中航汽車、廣汽零部件、玉柴集團、中策橡膠、中信戴卡、法士特集團。其中,濰柴集團零部件業務收入總額以2164.67億位居國際百強榜單第8位。

同2019年的榜單相比,2020雙百強榜在中國企業數據採集階段增加了利潤和研發投入兩項指標。透過榜單背後的數據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中國企業的規模化能力在增強。入圍今年全球百強榜的中國企業由去年的8家增加到了11家,排名均有所提升。
2、企業的整體研發投入大幅增加,同比18年研發投入增長了33.85%,但行業平均研發投入僅有5%。
3、企業盈利能力亟待增強。整體收入同比18年增長了10.96%,53家企業收入增長,利潤增長卻只有30家。行業平均凈利率4.53%,和國際零部件公司6.7%的平均水平還有一定差距。
4、國有企業規模化優勢明顯,中國百強榜前10的企業中有8家具有國資背景。
5、資本市場助推產業發展、民營企業潛力巨大。上榜企業上市公司77家,民營企業66家。
6、從區域分佈來看,東南部經濟發達地區和汽車產業發達地區優勢明顯,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和上海5省市的上榜企業數量達到55%。
7、企業加強了新能源、智能駕駛和核心動力總成技術的投入,這一類企業的研發投入均超過了收入的8%。
據了解,德國蓓睿適國際諮詢公司為榜單提供了國際零部件企業的數據支持,諮詢公司羅蘭貝格對汽車零部件市場進行了深度分析,完成了2020汽車零部件企業雙百強榜單解讀白皮書的編撰工作。
德國蓓睿適國際諮詢公司合夥創始人Jan Dannenberg指出,2019年的亮點是前100強供應商的收入增長了4.3%。但盈利能力持續下降,2019年平均利潤率已經下降到6%,預計2020年利潤和收入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他認為,2020年是非常艱難的一年,所有主流整車廠和汽車供應商或將出現萎縮與虧損。但在過去的幾年裡,中國汽車供應商在併購方面非常活躍,中國的供應商和投資者已經成為了汽車工業供應鏈中的一個重要部分。2020年將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良好的一年,中國汽車供應商也將在未來幾年不斷提升市場地位。
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方寅亮在講解白皮書時指出,世界零部件百強企業營收保持5%增速,其中中國企業憑藉多元化競爭優勢增勢突出,但能躋身全球前50的中國企業數量仍有限。「世界百強企業整體營收規模與中國百強保持同速增長。「中國世界百強企業憑藉傳統細分領域(如商用車市場)優勢、綁定大型整車廠、前沿領域開拓(如新能源)及積極全球化發展等,營收增速高於外資企業。」 方寅亮表示。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付炳鋒在發佈會上表示,從公佈的榜單來看,無論是國內和全球的百強,榜上的企業與上年相比排名沒有太大變化,這也說明強者恆強的市場規律。但他同時指出:雖然我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已經取得長足的進步,但2019年國內多數百強企業利潤都比上年有所下降,說明行業總體承受著較大的下行壓力。

付炳鋒認為,在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創新力不足、關鍵核心技術掌控不夠、很多核心部件長期依賴進口,依然是行業共性問題。因此在新一輪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時期,要抓住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發展機遇,不斷提高創新能力,補齊短板,增強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