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科技新聞 > 北京新浪網

                      今年洪澇災害致1938萬人次受災,經濟損失416.4億元

                      北京新浪網 (2020-07-03 21:26)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今年洪澇災害致1938萬人次受災,經濟損失416.4億元

                      人民日報客戶端7月3日消息,當前我國南北方已經全面進入主汛期,強降雨天氣頻發,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國家防總有關負責人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今年以來汛情旱情的特點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降雨總量多,局部強度大。

                      截至6月30日,全國平均降水量293.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7.3%。入汛以來,全國有75縣(市)日降水量突破當月極值,32縣(市)日降水量突破當季極值;廣西陽朔、武鳴和富川,貴州惠水,雲南馬關,重慶南川,四川西昌,甘肅靜寧,西藏墨竹工卡等9縣(市)日降水量打破當地歷史紀錄。

                      二是大江大河汛情總體平穩,中小河流洪水量級大。

                      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黃河上游、太湖等大江大河先後發生4次編號洪水,目前汛情總體平穩;共有277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1條河流超歷史,長江一級支流綦江發生1951年有資料以來歷史最大洪水,洪水重現期50年。

                      三是山洪地質災害頻發,險情類型多。

                      四川冕寧縣、貴州正安縣、湖南保靖縣等多地發生山洪地質災害,導致較大人員傷亡。中小河流堤防、小型水庫等工程險情及堰塞湖險情均有發生。數據顯示,我國有9.8萬座水庫,其中小型水庫有9.4萬座,其中一部分還存在病險。

                      四是颱風前期偏少偏弱,後期可能偏強偏重。

                      今年,前期颱風生成和登陸數量均較歷史同期偏少偏弱。據預測,7月上旬颱風活動跡象不明顯,但後期集中生成登陸和西行北上深入內陸等影響可能偏強偏重。

                      五是部分地區洪澇災害重,旱情總體偏輕。

                      截至7月3日9時,今年以來洪澇災害造成貴州、四川、湖南、廣西、廣東、湖北等26省(區、市)1938萬人次受災,87.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35.5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1.7萬間房屋倒塌,21.8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560千公頃,其中絕收160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16.4億元。

                      國家防總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預計7月至8月,我國降水總體「北多南少」,澇重於旱。東北地區大部、華北大部、黃淮、內蒙古西部和西北地區大部降水偏多,可能出現較重的洪澇災害,黃河上中游、海河流域、松花江流域、淮河流域可能有較重汛情;湖南大部、廣西北部、貴州降水偏多,長江中游可能出現洪澇災害。內蒙古東部、漢水上游、西南地區東北部和西部、新疆北部降水偏少,可能出現階段性氣象乾旱。

                      其中,洪澇災害的防禦重點在於,關注黃河流域上中游、海河流域、松花江流域、淮河流域、長江流域中游的雨水情發展態勢。重點防範區域性強降雨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局地強降雨引發的城市洪澇災害。

                      該負責人說,接下來要全力防範山洪與中小河流洪水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嚴防大江大河大湖洪水災害,加強預防預備做好搶險救援相關工作,強化統籌協調與部門配合。對於災害造成的損失,要妥善做好災后救助,第一時間掌握受災情況,及時調運救災物資,儘快恢復交通、供水、供電和通信,儘早恢復災區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原題為:《今年以來洪澇災害已致1938萬人次受災 直接經濟損失416.4億元》)

                      上一則:「產業村長」改變貴州貧困山村面貌
                      下一則:讓群眾在合作社抱團致富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