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國際新聞 > 中央廣播電台

                        新州選區補選 澳總理盼藉抗疫有成創歷史

                        中央廣播電台 (2020-07-03 10:29)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圖:莫里森臉書)

                        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圖:莫里森臉書)


                        澳洲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 state)的伊甸-莫納洛(Eden-Monaro)選區將於4日舉行補選。在經歷野火和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兩項危機後,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希望尋求選民的支持,為自由黨(Liberals)創下百年來首次由執政黨獲得補選勝利的紀錄。

                        澳洲從去年9月開始爆發長達5個月的野火,伊甸-莫納洛是受創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莫里森處理野火的方式,遭到批評。在探視災區時,曾受到當地人民的嘲諷。在野火在澳洲全國肆虐之時,這位保守派總理曾帶著全家前往夏威夷渡假,引來一片撻伐。

                        但隨著對COVID-19疫情處理得宜,莫里森的民調反彈回升。澳洲截至目前COVID-19確診病例大約8,000,死亡104人,相對低於其它國家。

                        自由黨前黨魁休森(John Hewson)表示:「按道理,反對黨勞工黨(Labor party)將會贏得席次,但自野火結束以來,他(莫里森)已急劇扭轉情勢。」他說:「如果自由黨贏了,這是因為新冠病毒改變了局勢。」

                        勞工黨議員凱利(Mike Kelly)在4月因為健康理由宣佈辭職,導致伊甸-莫納洛必須舉行補選。傳統上,伊甸-莫納洛選區的選情緊繃。

                        如果自由黨候選人科特沃斯(Fiona Kotvojs)獲勝,並不會改變澳洲國會的權力均勢,但對莫里森來說,將是一大鼓舞。因為澳洲選民傳統上不會在補選時投票給執政黨。

                        上一次反對黨輸掉補選,已經是1920年西澳州(West Australia state)卡爾古利(Kalgoorlie)選區的補選。

                        南澳福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曼寧(Haydon Manning)表示,如果自由黨贏得伊甸-莫納洛的補選,將對澳洲政府接下來推動脫離疫情的經濟復甦計畫,提供很大的動能。

                        澳洲下次聯邦大選預計於2022年年中舉行。

                        原始連結

                        上一則:時隔2個月 日本東京連2天新增病例破百
                        下一則:反制中國霸凌 波頓籲澳洲強硬對抗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