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科技新聞 > 北京新浪網

                        中國消協「618」收集維權類信息648萬條 直播帶貨成「槽點」

                        北京新浪網 (2020-06-29 22:11)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中國消協「618」收集維權類信息648萬條 直播帶貨成「槽點」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電 (王慶凱)中國消費者協會29日發佈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在6月1日至6月20日,中國消協共收集到「618」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648萬條,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紅包活動、簡訊騷擾、假冒偽劣等。

                          據中國消協監測,「618」期間消費者對於直播帶貨類的吐槽信息有11萬多條,對於電商平台紅包類的吐槽信息有3萬多條。

                          據介紹,消費者反映的直播帶貨問題主要有: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證照信息公示義務;部分主播涉嫌過度宣傳產品功效;產品質量貨不對板,利用直播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刷粉絲數據、銷售量刷單造假;平台責任意識缺失,售後服務難保障。

                          中國消協有關負責人表示,直播帶貨平台多、主體多、方式多、涉及商品或服務種類多,需要明確權利義務主體,儘快步入法治軌道。

                          報告還指出,消費者吐槽較多的紅包類負面信息主要涉及紅包金額小、紅包不到賬等問題。部分消費者反映,搶了幾百個紅包,打開只有幾塊錢。

                          中國消協表示,「618」槽點背後有五大苗頭值得警惕。

                          一是火爆的直播帶貨營銷場景中,平台責任意識、品質意識缺失的現象值得警惕。

                          二是以價格引流量的促銷競爭中,無視消費者合法權益與良好感知的做法值得警惕。

                          三是簡訊促銷的頻繁精準轟炸中,消費者「防範意識疲勞」「選擇默認侵權」的現象值得警惕。

                          四是以紅包「邀約」消費者互動的「遊戲」中,「誠信」與「尊重」元素含量縮水、「消費信心值」被損耗的現象值得警惕。

                          五是電商多頭格局態勢下,個別購物APP平台公然出現的霸王條款值得警惕。(完)

                        下一則:浙江1-5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27.8億 消費市場...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