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科技新聞 > 北京新浪網

              劍橋發起非計算機學者AI培訓計劃,谷歌前CEO出資支持

              北京新浪網 (2020-06-29 22:01)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劍橋發起非計算機學者AI培訓計劃,谷歌前CEO出資支持

              近日,英國老牌名校劍橋大學宣布發起「科學發現加速計劃」,打算為計算機科學領域之外的年輕研究人員提供人工智慧專業培訓。該計劃得到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發起的慈善項目Schmidt Futures的資金支持。人工智慧明星企業DeepMind的機器學習教授Neil Lawrence將出任項目負責人。

              該項目最初面向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和醫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後續將進一步覆蓋到藝術、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目標是利用機器學習技能加速研究。

              近年來,人工智慧作為工具賦能其他學科已成為一股學術潮流。麻省理工學院(MIT)名譽校長埃里克·格里姆森此前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就曾表示,MIT正在進行MIT IQ項目,計劃搭建起由機器學習通往其他各個研究領域的橋架,幫助研究人員使用機器學習進行科學研究。

              Neil Lawrence認為,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日漸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它們並沒有被有效地利用,部分原因是不同研究學科之間的理解存在重大差距。而「科學發現加速計劃」有助於縮小這些差距,幫助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化學家等掌握最新的機器學習技術。

              「科學發現加速計劃」為期5年,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的研究人員以及其他業界專家主導。項目的第一年計劃為32名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機器學習技術的結構化培訓,5年共計劃培訓160名博士生和博士后。

              作為項目的一部分,DeepMind的研究團隊將為參與者提供客座講座和實習機會。

              談及設立項目的初衷,劍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Ann Copestake教授稱,「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有可能使任何領域發生革命,但目前在這些領域擁有機器學習技能的科學家還不夠多」,該項目將結合劍橋大學的研究深度和廣度,以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在機器學習方面的專業知識,建立新型的研究文化,以應對21世紀的挑戰和機遇。

              劍橋大學校長斯蒂芬·圖普(Stephen Toope)表示,作為人工智慧和現代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的精神家園,劍橋大學長期以來一直鼓勵技術創新和發明創造。「這項計劃將有助於確保劍橋大學繼續充當優秀年輕研究人員的燈塔,並確保劍橋為他們提供發展所需的工具。」

              下一則:「濱海深基坑施工技術交流觀摩會」在珠海召開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