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達期貨:糖類競爭越發強烈 關注產銷變化情況
北京新浪網 (2020-06-29 21:52)
內容提要:
1、2020/21榨季巴西產糖量及出口雙雙增加
2、4月全國食糖產銷率略高於去年同期,但個別省份銷量大減
3、食糖進口徵稅下降至50%,非流通糖或繼續走量
4、下游終端消費進入傳統旺季,飲料、餐飲需求或增加
5、日照等地區加工糖報價在5540元/噸附近,後市加工糖定價或給予市場更多壓力
策略方案:
單邊操作策略 套利操作策略 無 操作品種合約 鄭糖2009合約 操作品種合約 操作方向 高拋低吸 操作方向 入場價區 4700-5200元/噸區間交易 入場價區 目標價區 目標價區 止損價區 止損價區風險提示:
1、印度、泰國食糖產量下降幅度 2、巴西製糖比例及雷亞爾貨幣 3、原油價格 4、政策面 5、主產國蝗蟲控制情況
5月份,鄭糖主力2009合約期價處於4800-5200元/噸區間寬幅震蕩運行,因進口貿易徵稅保障到期及外盤原糖價格反彈等多空因素共振。而對於2020年的6月而言,隨著國內氣溫升高,以及各地高校陸續開學,餐飲、飲料等行業需求開始增加預期。但進口糖漿大幅增長以及進口糖成本優勢仍存等影響下,國產糖與其他糖類競爭愈發激烈,後市仍需關注政策面消息。
一、基本面影響因素分析
(一)新榨季全球食糖供需預估
2019/20榨季全球食糖供需缺口在900萬噸已成定局,市場焦點在於新榨季各國產糖量的預期,特別是印度糖減產呼聲較為顯著,不過市場更關注巴西糖廠製糖比調高的預期。以下為市場對食糖供需的最新預估情況:
國際糖業組織(ISO)全球2019/2020年度全球糖市供應缺口預估值為1090萬噸,(其中包含進出口損耗40萬噸),而前次預估為650萬噸,主要受印度、泰國產量下降的部分推動。
荷蘭合作銀行預估:2019/20年度(10月至次年9月)全球糖供應缺口從之前的820萬噸下調至670萬噸。
澳大利亞分析機構Green Pool表示,預計20/21榨季全球食糖供應將過剩30萬噸。
福四通預測2020/21年度(10-9月)巴西中南部產糖量預估為3310萬噸,目前巴西食糖生產商已較上榨季提前開榨。
蘇克頓預計全球2019/20年食糖供應短缺擴張至400萬噸左右。
分析機構F.O.Licht預估:2019/20榨季全球糖市供應缺口為550萬噸,較之前預估的420萬噸有所增加。
摩根大通預計全球糖市2019/20年度供應缺口為640萬噸。
巴西方面,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白糖生產國和出口國,其中巴西中南部地區甘蔗大約佔全國產量的90%。Unica數據顯示,巴西中南部2020年5月上半月產糖量為250萬噸,同比增加55.8%;甘蔗壓榨量為4246萬噸,同比增加8.76%;乙醇產量為18.23公升,同比增加0.55%;甘蔗製糖比例為47.23%,高於去年同期的36.02%。2020/21榨季截止5月16日,巴西中南部累計產糖量為549.2萬噸,同比增加83.88%;累計壓榨甘蔗量為1.0302億噸,同比增加21.67%。5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有35家糖廠開榨,2020/21榨季截止5月16日,累計共有235家糖廠開榨,同比減少5家,預計6月初將有12家糖廠開榨。由於乙醇銷量大幅下滑,巴西中南部地區的糖廠減少了乙醇的生產,轉而生產更多的食糖。新榨季巴西中南部甘蔗壓榨量高於去年同期,且產糖率相比較高,導致巴西產糖量穩步增加。按照糖醇比價規律顯示,當糖醇價格比值高於0.60以上,糖廠更願意生產原糖,而減少乙醇的生產,目前糖醇價格比值仍處於上升趨勢中,預計後市巴西糖廠仍繼續提高生產原糖的比值。

數據來源:布瑞克、瑞達期貨研究院

數據來源:布瑞克、瑞達期貨研究院
出口貿易方面,巴西貿易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4月巴西出口糖合計155.46萬噸,同比增加22.98%,其中出口原糖133.71萬噸,同比增加24.17%;出口精製糖21.75萬噸,同比增加16.05%。4月巴西糖出口同比增加,受進口成本利潤可觀的情況下,刺激巴西食糖出口。此外,據巴西船運數據顯示,2020年5月1日-至26日,巴西主流港口對外食糖排船數量已達到約377.89萬噸,較5月24日排船量333.43萬噸增加44.46萬噸(增幅為13.33%),其中對中國排船數量為36.56萬噸,較5月24日25.89萬噸增加10.67萬噸(增幅為41.21%)。主要進口商為中糧等,巴西對中國排船量的增加,側面說明中國進口意願仍舊強勁,進口糖供應或繼續增加。所有已納入排船的船隻預計從巴西港口發出時間在5月中旬至7月初之間。
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公佈的2020/21榨季首次調查結果顯示,預計巴西2020/21榨季產糖量預計為3520萬噸,同比增加18.50%,其中巴西中南部產糖量佔90.2%;預計巴西20/21榨季甘蔗產量為6.307億噸,同比下降1.90%。

數據來源:布瑞克、瑞達期貨研究院
印度方面,印度糖業協會(ISMA)發佈報告顯示,截至5月15日印度糖廠本榨季(去年10月至今年5月)累計產糖2650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由於受乾旱影響,印度主產區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食糖產量下降幅度顯著,印度糖產量的下降對全球糖價存一定支撐。此外,將印度2019/20榨季產糖量上調2%至2650萬噸,其中北方邦產糖量預計1180萬噸,與上榨季基本一致;馬邦產糖量預計620萬噸,同比下降近40%;卡納塔克邦預計330萬噸,同比下降25.5%;由於產區甘蔗供應不足,各區產糖均同比下降。
泰國方面,據泰國甘蔗和糖業委員會表示,泰國2019/20榨季已全面收榨,2019/20榨季甘蔗壓榨總量為7490萬噸,同比減少40%,泰國一般在5月初收榨,但因甘蔗量大幅下降,使得3月底基本完成本年度收榨。泰國內閣批准100億泰銖用於扶持該國甘蔗種植業,2020年4月泰國出口糖大約66.64萬噸,同比增加6.81%;其中出口原糖41.71萬噸,同比增加28.1%,主要出口至印尼和越南;出口低質量白糖約4.78萬噸,同比下降29.89%;出口精製糖20.15萬噸,同比下降12.43%,主要出口至越南。泰國2019年10月-2020年4月累計出口糖571.74萬噸,同比增加9%,4月泰國出口糖延續增長趨勢,加大全球食糖庫存量,利空於糖價。
歐盟方面,歐盟委員會發佈的數據顯示,歐盟2019/20榨季食糖產量預估為1740萬噸,同比下降1.5%,主要原因是甜菜種植面積減少;同時由於疫情影響,歐盟含糖食品消費量減少,歐盟2019/2020製糖年度食糖消費量預估下降1%,僅為1680萬噸,為三年以來的最低。2020年4月份歐盟的食糖出口量僅為3.7萬噸,低於3月份3.9萬噸,且低於去年同期的12.14萬噸;2019/20榨季截至4月,歐盟累計食糖出口量約為49.9萬噸,同比下降56.8%。其中以色列出口占食糖出口的23%,其次是埃及和瑞士分別佔9%。

數據來源:USDA、瑞達研究院
(二)全國食糖產銷率仍高於去年同期
食糖銷售進度節奏放緩:2019/20年製糖期截至4月底,除雲南外,其他省(區)糖廠均已收榨。截至4月底,本製糖期全國已累計產糖1020.98萬噸(上製糖期同期1068.15萬噸),比上製糖期同期少產糖47.17萬噸,其中,產甘蔗糖881.7萬噸(上製糖期同期936.61萬噸);產甜菜糖139.28萬噸(上製糖期同期131.54萬噸)。截至4月底,本製糖期全國累計銷售食糖552.77萬噸(上製糖期同期576.94萬噸),累計銷糖率54.14%(上製糖期同期54.01%),其中,銷售甘蔗糖461.56萬噸(上製糖期同期481.26萬噸),銷糖率52.35%(上製糖期同期51.38%);銷售甜菜糖91.21萬噸(上製糖期同期95.68萬噸),銷糖率65.49%(上製糖期同期72.74%)。4月全國銷糖率略高於去年同期水平,但個別省份銷糖量同比減少較為明顯。具體來看,廣西單月銷糖在42萬噸,與去年同期水平略持平;雲南單月銷糖量為22.8萬噸,遠低於去年去年同期的30.48萬噸,主要雲南糖售價相對堅挺,導致糖銷量低於其他產區。從往年數據來看,6-8月白糖銷量呈現遞增趨勢,隨著下游終端消費進入旺季,市場用糖量大增,支撐食糖現貨市場。

數據來源:中糖協、瑞達期貨研究院


數據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庫存方面,截至2020年4月末全國白糖累計總庫存1316.19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8.90%,環比減少3.48%,各類庫存下滑為主,其中商業庫存為134.82萬噸,環比減少22.58萬噸附近;截止2020年4月底,全國食糖新增工業庫存為468.7萬噸,環比減少7.14%,同比減少4.68%,國內甘蔗壓榨基本結束,除了雲南省外,4月白糖工業庫存同環比雙雙下降,且庫存進入下降拐點。隨著下游傳統消費進入旺季,飲料等需求或增加的背景下,新增工業去庫節奏或加快,相對利好於糖價。

數據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倉單庫存看,截止目前鄭州期貨交易所白糖註冊倉單12246張,有效預報為0張,倉單加有效預報合計12246張,較上個月倉單的11595張,倉單月度環比增加651張,折算合計總庫存大致在12.2萬噸附近,相較於往年同期而言,鄭糖倉單註冊量相對較少,企業套保參與度一般,從季節性來看,倉單加有效預報合計位於歷史較低水平,對糖價壓力不大。

數據來源:鄭商所、瑞達研究院
(三)白糖進口成本利潤可觀
截止2020年5月21日進口食糖貿易保障措施到期,不過國內官方尚未有正式文件出台,市場基本已默認不再延期,食糖進口配額外徵稅恢復至50%,進口成本較到期前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在600-900元/噸區間,但並不意味糖價會大跌,由於國家對食糖進口總量的調控,在國內食糖產不足需的情況下,進口糖作為主要的補充糖源,配額內194.5萬噸,配額外暫且以135萬噸計算,330萬噸的數量對國內白糖市場利空有限。截止2020年5月26日,與國內柳糖現價對比,進口配額內巴西糖利潤為2133元/噸,進口配額外(50%)巴西糖利潤為1280元/噸,進口泰國糖配額外(50%)利潤為602元/噸,進口泰國糖配額內利潤為1612元/噸。據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4月份食糖進口量為12萬噸,環比增加4萬噸或50%,同比減少22萬噸;2019/20榨季截止4月我國累計食糖進口量為151萬噸,同比增加12萬噸,同比增長8.63%。4月單月食糖進口量環比增加,但同比偏低,進口糖成本存優勢的情況下,預計後市進口糖或繼續增加。此外,目前國內山東日照加工糖報價為5540元/噸附近,徵稅下調更多的可能是加工糖定價給予市場的壓力。
與此同時,從今年以來,低徵稅甚至零徵稅的糖漿進口量大增增加,截止4月中國進口糖漿12.6萬噸,同比增加11.5萬噸,2020年1-4月中國累計進口糖漿29.48萬噸,同比增加27.7萬噸。國內各類糖類供應均有所增加,預計國產糖與其他糖類競爭愈發強烈。

數據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四)關注國家政策面
從2014年以來,國家方面未出現收儲相關政策,僅在2019年廣西地方性臨儲50萬噸,加之國家今年一改40萬噸古巴糖直接進國庫的傳統,變成了到港即賣的模式,這也給市場造成了一定壓力。從目前來看政策直補的概率偏小,後市關注國家儲備政策的動態。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食糖補充的來源主要是進口和走私糖。
(五)下游需求一般
作為白糖下游的需求而言,主要有飲料、糖果以及糕點等等其他食品的添加,其中前三者佔比在60%以上,因此著重對這些的產量進行相關分析。
近年來,由於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及消費者消費能力的增強,飲料市場的增長及需求保持相對強勁。市場上不斷推出新型飲料產品及新穎的行業趨勢有助於支持飲料行業的增長。從規模以上企業含糖產量數據分析:據統計,中國4月成品糖產量為60.62萬噸,同比下降28.0%,累計成品糖產量為733.26萬噸,同比減少17.90%。4月當月成品糖產量同比仍減少,主要因此階段為需求淡季期及疫情導致婚嫁等事宜推遲,減少成品糖需求量。此外,2020年4月份我國飲料產量為1402.10萬噸,同比減少2.2%;今年累計我國軟飲料總產量為4446.0萬噸,同比減少16.10%。4月軟飲料產量同比繼續下滑,但累計同比較上個月下滑幅度有所縮窄,隨著國內氣溫升高,加之各高校陸續開學,下游軟飲料需求進入旺季期,後市軟飲料產量有望增加,利好於糖價。

數據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數據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根據歷年季度公佈的軟飲料產銷數據顯示,每年春節后的3月軟飲料產銷累計同比處於低谷期,並且呈現直線下滑的趨勢,主要是節後用糖量大幅減少引起需求淡季效應,隨後3月-6月軟飲料累計產銷率逐漸恢復,今年受疫情影響,軟飲料需求旺季或相繼推延至5-8月。
(六)鄭糖歷史季節性規律
食糖具有季產年銷的特點,即季節生產、全年消費。我國食糖生產具有非常強的周期性。近十年來,食糖生產大致上以5--6年為一個大的生產周期:基本上是2--3年連續增產,接下來的2--3年連續減產。
一般情況下,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為集中生產期,全年均為銷售期。若新年度的產量預期增加情況下,10--12月份則先下跌,下一年的1--2月份則呈上漲;若新年度的產量預期下滑,則11--下一年的2月份呈上漲。此階段主要影響因素是產量預期和氣候炒作。
3--6月份則由於生產壓力高峰,主要呈下跌走勢。此階段主要影響因素是產量的實際體現和消費。
7--9月份一般呈振蕩上漲走勢。此階段主要影響因素夏季和中秋的消費旺季的消費情況。

數據來源:瑞達研究院
四、6月白糖市場行情展望
國際方面,新榨季巴西中南部甘蔗壓榨量高於去年同期,且產糖率相比較高,導致巴西產糖量穩步增加。按照糖醇比價規律顯示,當糖醇價格比值高於0.60以上,糖廠更願意生產原糖,而減少乙醇的生產,目前糖醇價格比值仍處於上升趨勢中,預計後市巴西糖廠仍繼續提高生產原糖的比值。此外,巴西5月待運船隻翻番,其中計劃出口至中國的食糖預計36萬噸。印度截止目前已簽訂420萬噸出口合約,出口預期偏高。鑒於巴西產糖量及出口雙雙增加,且油價波動加劇,預計後市原糖價格在11美分附近震蕩概率較大。
國內糖市:4月全國銷糖率略高於去年同期水平,但個別省份銷糖量相對不足,其中雲南單月銷糖量為22.8萬噸,遠低於去年去年同期的30.48萬噸,主要受疫情影響,居民多數居家及婚辦等事宜相應推后,導致市場用糖需求大大減少。從往年數據來看,6-8月白糖銷量呈現遞增趨勢,隨著各地高校陸續開學,加之國內天氣升溫等條件下,預計食糖下游飲料、餐飲等需求呈增長趨勢,進而加快工業去庫節奏,關注需求變化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截止2020年5月21日進口食糖貿易保障措施到期,不過國內官方尚未有正式文件出台,市場基本已默認不再延期,食糖進口配額外徵稅恢復至50%,進口成本較到期前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在600-900元/噸區間,但並不意味糖價會大跌,由於國家對食糖進口總量的調控,在國內食糖產不足需的情況下,進口糖作為主要的補充糖源。此外,目前日照等地加工糖報價在5540元/噸附近,徵稅下調可能更多的是加工糖定價給予市場更多的壓力,預計國產糖與其他糖類競爭愈發強烈。操作上,建議鄭糖主力2009合約暫且觀望為宜。
五、操作策略
(一)短線交易(投機為主)
短期而言,國內官方仍未正式文件說明,食糖進口貿易保障措施取消,政策面仍不確定性;進口糖成本下降,更有利於進口糖流入國內。技術面上,短均線排列處於橫盤整理,加之MACD紅色柱動能柱有所收斂的跡象,技術指標中性偏空。建議投資者對鄭糖2009合約短空思路對待。

數據來源:文華財經
(二)中長線投資(投機為主)
中長期而言,國內主產區甘蔗收榨完成,供應進入去庫狀態,加之下游飲料等需求進入旺季,或加速工業產能庫存的消耗,支撐糖價;不過考慮到食糖進口徵稅下降,成本預計下降600-900元/噸,進口糖量或繼續增加,國產糖與其他糖類競爭愈發強烈。關注食糖產銷情況及政策面。建議鄭糖2009合約中長期暫且觀望為宜。
(三)套利交易
歷史價差波動規律及特徵表現為:2009-2101白糖期貨價差處於100-230元/噸區間運行,套利操作上,短期建議投資者可暫且觀望為宜。

數據來源:文華財經
(四)期權策略
針對產業客戶:未有套保機會的企業在成本上方合理利潤點上前期買入看漲合約。前期買入SR09-C-4900合約,支出期權費250元/噸。
(五)套期保值
1、需求商
國內食糖需求處於恢復中,加之工業庫存去庫節奏或加快,不過進口糖及糖漿供應量增加,糖價或寬幅震蕩為主。建議需求商暫且不適宜介入套保。
2、生產糖廠
對於糖廠來說,2019/20年度食糖壓榨進入尾聲,廣西甘蔗收購價格將退出政府指導價格管理,實行市場調節價制度,相對而言,白糖成本價格將由固定轉為變動,也就意味著糖價成本由市場供需決定,大大減弱糖廠的壓力。建議此時可介入賣出遠月白糖期貨進行套保。
瑞達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