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致敬醫護
                        • 最新雜誌
                        科技新聞 > 北京新浪網

                        29家國際金融機構致信巴西使館,呼籲制止日益嚴重的毀林

                        北京新浪網 (2020-06-27 22:45)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29家國際金融機構致信巴西使館,呼籲制止日益嚴重的毀林

                        近日,來自挪威、丹麥、英國、法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29家金融機構向各自所在國家的巴西使館發送了公開信,表示對巴西日益嚴重的毀林的擔憂,並指出這將增加他們的客戶及被投企業面臨的名譽、運營及合規風險。這項行動由挪威養老金管理公司Storebrand協調,全部參與機構管理著近4萬億美元的資產。商界對毀林持續增加的不滿,以及對巴西現任總統波索納羅領導的政府——包括巴西環境部長薩勒斯利用新冠疫情來放鬆環境法規的擔憂推動了這一行動。

                        這29家機構在公開信中提到,對巴西日益增加的森林砍伐趨勢深感關切和擔憂。「作為金融機構,我們有被信託的義務確保我們的所作所為符合受益人的長期利益。我們意識到,熱帶森林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維持生態系統服務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信中稱,巴西在打擊毀林方面曾有著良好的記錄,同時也為商業和投資提供了有利條件。但不斷升級的森林砍伐等事件導致如今投資巴西或向巴西提供金融服務充滿了不確定性。

                        巴西國立空間研究院實時森林砍伐監測系統6月12日發佈報告,巴西亞馬孫雨林5月份消失面積達829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2%,是5年來月度毀林面積最多的一個月。

                        分析顯示,盜伐林木依然是導致亞馬孫雨林消失的最主要原因。如果盜伐照此速度發展下去,今年5月至7月間毀林面積將達到11900平方公里,將再創森林盜伐量歷史新高。巴西國立空間研究院的報告警告說,雨林遭盜伐將使巴西今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大高於往年。

                        「我們對於PM910號法令(現為PL2633/2020)表示非常擔憂,這份法令已經被呈交給巴西議會進行投票,並且會將過去私人對公共土地——主要是亞馬孫地區土地的佔有合法化。如果這份法令被通過,它將進一步鼓勵對公共土地的佔有和大面積的毀林行為,進而威脅亞馬孫的存亡,阻礙實現巴黎協定的控溫目標,並損害本地原住社群的權益。」國際金融機構在公開信中稱,「我們對於毀林以及損害原住民權益可能對我們的客戶及被投公司產生的名譽、運營及合規影響非常關注。考慮到巴西不斷增長的毀林率,我們擔心一些公司與毀林風險相關的巴西實體和供應鏈在進入國際市場上會遇到更多阻礙。如果毀林率繼續增加,巴西主權債券也很可能被視為高風險產品。」

                        大部分簽署這封信的投資人來自可持續森林投資人倡議(Investor Initiative for Sustainable Forests)——一個由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PRI)聯合環境責任經濟聯盟(CERES)發起的倡議。「作為投資機構,我們認為毀林和其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的影響會給我們的投資組合帶來系統風險。」

                        鑒於去年亞馬孫雨林發生的毀滅性大火,這封信的大部分簽署方同時加入了另一個呼籲停止毀林的聯盟,管理著超過17萬億美元的資產的251家金融機構加入了該聯盟。

                        商業機構因與毀林挂鉤而遭受嚴重財務損害的案例越來越多。比如,巴西肉類加工企業JBS,因非政府組織質疑其從非法毀林區域採購牲畜而失去了許多國際客戶。類似的,棕櫚油種植與加工企業IOI因濫伐森林違反了自身政策,於2016年被可持續棕櫚油圓桌(RSPO)除名,其股價因此下跌18%。相反,可持續棕櫚油需求的不斷升高使得業內的龍頭企業——新英國棕櫚油公司(New Britain Palm Oil)在2014年被馬來西亞森那美集團(Sime Darby)以85%的股價溢價收購。

                        上一則:今年端午假日中國交通發送旅客總量逾7878萬人次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