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突然激增2000%!一查,出問題了
北京新浪網 (2020-06-27 19:40)
原標題:銷售突然激增2000%!一查,出問題了
一家葯企,2016年銷售額只有5000萬,第二年暴增近20倍超過10億元。如此「神蹟」背後並非業務奇迹,而是一樁涉案金額高達13.7億元的特大虛開增值稅發票案!
近日,本案一審宣判,涉案的湖北康進葯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康進葯業」)原負責人李某被判有期徒刑15年。1989年出生初中文化的他,在子承父業接管公司后,面對公司巨額債務,最終鋌而走險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蹊蹺的銷售額:
從5000萬暴漲至超10億
這裏先介紹一下康進葯業的基本情況。這家公司成立於2004年11月,註冊地位於湖北鹹寧,是一家從事農副產品收購加工、中藥飲片的生產、銷售企業,其主要業務流程為從農民手中收購中藥原材料,直接或經初級加工后對外銷售。
據媒體此前報導顯示,2018年2月,稅務部門在對康進葯業進行日常稅務檢查時發現,該企業2017年銷售額暴增:從上一年度的5000餘萬一躍突破10億元。
僅僅一年時間,全年開票量、銷售額都激增近20倍,如此數據變化引起了稅務部門的高度關注。面對約談,公司方表示是為讓公司上市,要把業績做大,一半銷售未經加工的原材料,一半銷售經初級加工的半成品。
可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進一步的稽查揭穿了公司的謊言。調查發現,公司的生產用電數量和在鹹寧收購的三七等藥材原料數量,與企業銷售額完全不成配比。鹹寧本地根本如此大規模的藥材生產基地,康進葯業所支出的藥材收購資金,落入了幾個虛構的藥材種植農戶的銀行帳號中。
10多億元的中藥材銷售交易的真實性要打上大大的問號,該公司存在虛開發票的重大嫌疑。公安部門開展相關偵辦工作,並將該案被命名為「18.02」專案。
2018年7月,該公司原負責人李某投案,但拒不交代犯罪細節。媒體報導顯示,為掩蓋犯罪事實,李某通過收集鹹寧轄區親友身份證資料,以親友身份名義,在短期內自行開具大量農產品收購發票,以虛增成本和抵扣進項稅款;為阻礙民警偵查,李某在案發前,損毀了手上所有的犯罪證據。
經過警方近一年的偵察,搜集證據查清事實並抓獲了本案多名犯罪嫌疑人,在證據面前,李某心理防線終於被擊垮,如實交待了虛開增值稅發票的犯罪事實。
「商二代」鋌而走險:
虛開增值稅發票13.7億元
媒體報導顯示,康進葯業是一家族企業,因經營不善欠下了高額外債。李某從父親手上接管企業后,認為正常經營難以償還,便決定鋌而走險,用公司名義虛開增值稅發票進行非法獲利。
資料顯示,該公司已深陷訴訟泥潭之中,多次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2015年11月,李某接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2018年1月卸任。

法院經審理查明,2016年初至2018年8月期間,李某夥同他人,自己聯繫或者其他人介紹,在沒有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以康進葯業的名義同十余家企業簽訂虛假購銷合同,虛開增值稅發票。
經統計,在上述期間內,康進葯業共向上述公司虛開進項增值稅專用發票7288份,稅額合計1.0551億元,價稅合計7.6799億元;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4781份,價稅4.9427億元。
李某的供述證實,在上述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普通發票的行為中,康進葯業約定開票費5千萬余元,實際獲取開票費3千萬余元。
新三板葯企捲入:
為逃避繳納應繳稅款
裁判文書顯示,康進葯業的開票對象多為醫藥類企業,其參與虛開增值稅發票的目的普遍是為了逃避繳納應繳稅款。
而這其中,甚至還出現了一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的身影。
裁判文書顯示,湖北省通山縣人民法院一審查明,通過被告人李某聯繫,康進葯業為安徽源和堂葯業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源和葯業」)、安徽正奇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正奇公司」)、安徽源和堂醫藥有限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共計894份,價稅合計9145.62萬元,稅額1041.20萬元;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3707份,價稅合計約3.82億元。
法院查明,源和葯業在登陸新三板之後,積極準備主板上市,根據中介機構指導要求,須取得法人進項稅票。為了逃避繳納應繳稅款,2016年下半年,該公司財務總監孫某聯繫李某,在沒有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雙方約定由康進葯業為源和葯業虛開進項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普通發票,並按開票金額的2.5%收取開票費。
法院查明,2016年10月至12月,源和葯業陸續取得康進公司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379份,價稅合計3916.3962萬元,稅額450.5588萬元;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 源和葯業陸續取得康進公司虛開的增值稅普通發票3707份,價稅合計約3.8232億元。以上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源和葯業均用於認證和抵扣稅款;虛開的增值稅普通發票,源和葯業均用於計入公司成本。
2017年上半年,源和葯業找安徽正奇公司融資借款4000萬元,由於安徽正奇公司要求將款項以支付貨款的名義直接支付給源和葯業的供應商,孫某在沒有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虛構源和葯業從康進葯業採購了中藥材原料,讓安徽正奇公司的經辦人畢某將4000萬元轉賬給康進葯業,後者在收到該筆款項后直接轉賬給了源和葯業控制使用的個人銀行賬戶。
2017年5月,康進葯業以收取源和葯業2.5%開票費的形式,向安徽正奇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380份,價稅合計4000萬元,稅額約460.177萬元。以上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安徽正奇公司均被用於認證和抵扣稅款。

法院一審宣判:
李某獲刑15年
湖北省通山縣人民法院一審認為,被告單位康進葯業以營利為目的,違反國家稅收征管和發票管理規定,為他人虛開進項增值稅專用發票7288份,虛開稅款數額1.0551億元,數額巨大;為他人虛開普通發票4781份,虛開價稅數額4.9427億元,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和虛開發票罪。
被告人李某作為康進葯業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應當依照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和虛開發票罪進行處罰。
最終,被告單位康進葯業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判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犯虛開發票罪,判處罰金人民幣40萬元;決定執行罰金人民幣90萬元。法院對其違法所得3000萬元予以追繳。
被告人李某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犯虛開發票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
本案的其他從犯分別被判處八年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來源:中國基金報;見習記者 楚深
(編輯:吳桂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