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長得像炸藥包的東西竟然也是粽子?
北京新浪網 (2020-06-26 19:54)
原標題:這個長得像炸藥包的東西竟然也是粽子?
端午節吃什麼?當然吃粽子了!
端午節是少有的能讓北方人放棄餃子吃另一種食物的節日,也是南北方少有的吃同一種食物的節日。雖然可能這種食物從外形到內在,都有那麼點不一樣。
粽子是甜鹹黨爭搶得不亦樂乎的一個地盤,但是你知道嗎,甜黨鹹黨在古代就已經有了!而且你有沒有想過,粽子為啥長這樣?
01
粽 子 餡 一 直 這 么 混 亂
/ 甜鹹黨自古就有 /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用菰[gū]葉(茭白葉)包裹黍米製成牛角狀的很像粽子的食物啦,當時被稱做「角黍」。而在晉代,粽子就已經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了。

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雜粽,就是在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至此,甜鹹之戰的序幕也就算是拉開了。此時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也出現了錐形、菱形。宋朝時,有了「蜜餞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ruò]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也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內容豐富的粽子
而發展到今天,粽子的花色品種則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為甜口,小棗、紅豆較常見;而南方則偏鹹口,以鮮肉、火腿、蛋黃等餡料見長。

鹹口蛋黃肉粽子
02
為 啥 粽 子 多 見 四 面 錐 形 ?
/ 粽葉決定形狀 /
粽葉是粽子的「衣裳」。雖然不同地區包粽子使用的粽葉有所不同,但不管是哪種粽葉,葉子的葉脈都屬於平行脈。也就是說,葉片上可見的脈紋在葉片中有規律地「平行」分佈。根據平行脈葉片自身的力學結構和葉片寬度、長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粽子「最合適」的形狀是四面體。

正四面體是最常見的粽子形狀
正四面體的粽子符合簡潔原則,只用1葉或2葉就能包成,且四個面都能用到完整的葉片,不需要多餘的彎折,包法對葉脈的力學結構比較「溫和」,還能保證密封性,另外正四面體的粽子也符合力學原則,有類似三角形穩定性的性質,在入水過程中可保結構穩定。

正四面體粽子 | newsgd.com
當然啦,對於粽子的形狀,還有各種傳說的解釋。比如,模仿動物角的形狀用於祭祀,或者,屈原嫌吃不到祭品,託夢讓人把祭品包成菱角的形狀躲避魚蝦鱉蟹的貪嘴什麼的。其實,粽子也不僅僅只有四面體,在脫離祭品這個屬性之後,中國的「吃貨們」就開始開腦洞了。市面上偶爾也會見到三角形的、個頭比較大的粽子。這種以北方粽為代表。
到了南方又不一樣了,湖州粽呈特有的長條形,形似枕頭,故有「枕頭粽」之稱;又因其身形瘦長,中間凹,兩頭翹,頗具線條美,小巧優雅,故有人戲稱其為「美人粽」。

枕頭粽
03
粽 子 葉 是 哪 來 的 ?
/ 粽葉的選擇也千奇百怪 /
生活中,最常見的粽葉就是箬竹葉和蘆葦葉了,它兩樣貌相似,都屬於禾本科,但箬竹葉比蘆葦葉稍大一些,而且箬竹葉主要分管著江南粽子,蘆葦葉則稱霸北方。

箬竹葉粽子 | guokr.com
除了箬竹葉和蘆葦葉,可以包粽子的葉子也是千奇百怪種類繁多。比如竹芋科的柊葉就是重要的粽葉類似物,廣東肇慶的裹蒸用的就是它。

裹蒸 | zqshzh.com
露兜樹是分佈於熱帶沿海地區的樹種,它們都有長而結實的葉片,而且據說有特殊的香味。做出來的中山蘆兜粽,是下圖這樣的。雖然看上去不過爾爾,但實際上粗如手臂,一個就一大盤,很過癮的樣子。

山蘆兜粽 | guokr.com
芭蕉科的芭蕉,用它的大葉子包粽子絕對給力!雲南、廣西、海南等地,都有不少用芭蕉葉的習俗。芭蕉粽還是越南的粽子。對越南人來說,粽子不僅是端午節要吃,越南農曆新年也要吃,而且還是串親戚時互贈的禮品之一。

嗯,這個不是炸藥包,這是芭蕉粽子 | toidi24h.blogspot.com
本文作者:舌尖,JeffreyChi,畞琰,可愛的你1991,老貓
.
小孩子才分甜黨鹹黨,我全都愛!
本文來自吃貨研究所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原標題:《這個長得像炸藥包的東西竟然也是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