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牛某某吸毒被抓,公眾和媒體打了場漂亮仗
北京新浪網 (2020-06-25 20:25)
原標題: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牛某某吸毒被抓,公眾和媒體打了場漂亮仗
牛某某吸毒了!
牛某某沒吸毒!!
牛某某吸毒了?
牛某某沒吸毒??
牛某某吸毒了!!!
媒體曝光、本人微博闢謠、媒體再曝細節、本人直播否認,經歷了20多個小時「翻燒餅」似的劇情翻轉,6月24日晚,隨著北京大興公安分局的「石錘」通報,懸疑劇《牛某某到底吸毒了沒》迎來結局——牛某某供認有吸毒的違法事實,毒品檢測呈陽性,行政拘留。

跌宕起伏的劇情已落幕,對這部大戲的主演和吃瓜觀眾們,長安君還有三句話想說。
刨根問底,這個瓜吃得好
被曝吸毒,對於靠臉和名氣吃飯的藝人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縱觀近年來的明星吸毒案件,「沉默認罪者」居多,如牛某某這般奮力反抗的實屬罕見。因此,當她底氣十足公開炮轟「新聞有點兒太假」的時候,一些聲音很自然而然地開始質疑,媒體是不是弄錯了或別有用心。

然而斯事涉毒,並不是娛樂圈的什麼八卦小緋聞,涉及到的也不只藝人的私德,更關乎社會的公德和法律的底線。
面對牛某某的一次次否認和所謂「不在場證明」,媒體沒有噤聲息事——而是一點點迎風而上,還原事件真相;公眾沒有失去判斷——而是一次次圍觀監督,加速真相浮出水面。

在瞬息萬變的輿論風口,公眾和媒體打了一場漂亮的配合仗。該譴責的譴責,該負責的負責,這樣的「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值得點讚!
透支信任,必定加倍償還
回看此次事件,面對媒體的不斷爆料,牛某某之所以能夠以一己之力和無法自洽的證據使輿論幾次翻轉、真相撲朔迷離,怙恃的正是其作為一個公眾人物的影響力。

「要是真被抓了,她怎麼敢公開diss媒體。」
「好歹也是個明星,不可能胡說八道。」
然而真相總是來得這麼猝不及防,她真的「被抓了」,確實也是「胡說八道」。事實上蒼白無力的辯解,短時間內在「聲高就有理」的效應下, 給了她公然欺騙公眾、妄圖渾水摸魚的底氣。
公眾人物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來自公眾,越是聲音大,越要敬畏手中的擴音器。

從因虛假宣傳售賣「三無藥品」被判入獄的趙本山弟子「胖丫」,到今天的牛某某,無論是以明星影響力非法謀取私利,還是試圖利用輿論和公眾的同情心逃避責任、保護「星途」,都是可恥而不可長久的。
建立信任很難,毀掉卻容易,透支的公眾信任,最終必加倍償還。
突破底線,這事沒法原諒
這幾天,因毒上熱搜的不只牛某某一個。6月24日,脫口秀演員卡姆因吸毒並涉嫌容留他人吸毒被提起公訴。

謝東、滿文軍、尹相傑、房祖名、柯震東、李代沫、陳羽凡……近年來,前赴後繼、層出不窮的藝人以身試毒、以身試法。
「知情人士」稱這是「圈子文化」,個別粉絲說他們壓力太大,還有人說毒品能保持身材、激發靈感,在此次牛某某事件發生后,甚至有聲音表示,「藝人吸毒可以原諒,但騙人就是你不對了。」
但長安君想說,吸毒沒有任何藉口,也絕無可能原諒。

明星——鏡頭前的寵兒、粉絲們效仿的對象,言行舉止都可能形成示範效應,進而影響社會風氣。作為一名公眾人物,樹立怎樣的形象,傳遞怎樣的價值觀,是與名氣相伴而來的責任。
如果說傳遞正能量是社會要求藝人的職業高線,那麼不沾毒、不違法就是每一個公民不能觸碰的法律底線。
誰也不能例外,誰也沒有特權,誰也不會被法外開恩。

6月26日,又是一年國際禁毒日。
願禁毒有你,願天下無毒。
原標題:《牛某某到底吸沒吸毒?公眾和媒體打了一場漂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