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科技新聞 > 北京新浪網

                      觀察|代管公主嶺,長春距離「東北第一城」還有多遠

                      北京新浪網 (2020-06-23 21:49)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觀察|代管公主嶺,長春距離「東北第一城」還有多遠

                      6月19日,2020長春消夏藝術節啟幕 圖片來源:吉林日報

                      短短5天之內,成都、長春、煙台及邢台四地先後宣布行政區劃調整。

                      在《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明確提出「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轄區規模結構和管轄範圍,解決發展空間嚴重不足問題」,有序推進「縣改市」「縣改區」「市改區」背景下,諸多大城市正迎來新一輪擴容和行政區劃密集調整。

                      其中,與其他幾座城市主要涉及內部行政區劃調整不同,長春代管公主嶺市尤為引人關注。

                      這種通過合併周邊地區實現「擴張」的方式,可以說率先打響今年城市擴容「第一槍」。

                      圖片來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網站

                      對於此次調整,《吉林日報》評論稱:

                      長春公主嶺同城化后,長春將成為全國省會城市中面積第三、人口850萬的特大城市,量級大大提升,發展動能進一步增強。

                      有觀點甚至認為,結合近幾年經濟增速表現來看,長春未來很有可能超過瀋陽和大連,成為「東北第一城」。

                      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此前也談到,實現吉林全面振興,必須解決「量能不夠、動能不足、帶動力不強」的問題。加快建設「大長春」,因此被寄予厚望。

                      那麼,長春能不能打好這張牌,扛起帶動吉林乃至整個東北地區振興的重任?

                      重要一步

                      官方數據顯示,長春市行政區域面積20594平方公里,2018年修訂后GDP為 5635.10億元,2018年末總人口751.30萬人;公主嶺市行政區域面積4110.6平方公里,2018年GDP為401.53億元,2018年末總人口103.12萬人。

                      這也意味著,代管公主嶺后,長春總面積將達到近2.5萬平方公里,GDP規模接近瀋陽,與哈爾濱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人口規模則超過瀋陽,僅次於哈爾濱,排名東北四大城市第二位。

                      從長春自身來看,此次調整前,其主城區位於城市南部,緊鄰四平市代管的公主嶺,中心城區向南拓展存在一定阻力。公主嶺的加入,無疑為長春進一步開拓了發展空間。

                      不過,按照官方說法,將原四平市代管的公主嶺劃歸長春代管,「不是簡單的規模擴張和總量擴大,而是推動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吉林中部城市群發展的重要一步」。

                      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示意圖 圖片來源:長春日報

                      那麼,長春與公主嶺「合體」后,優勢將如何發揮?

                      6月19日,在吉林省變更公主嶺市代管關係工作會議上,巴音朝魯就強調:

                      要加快建設「大長春」,努力把長春打造成為哈長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汽車城,有效提升在整個東北板塊中的地位,增強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凸顯長春在東北地區中心的區位優勢。

                      具體到加快產業發展融合方面,要「重點加強汽車、農產品加工、裝備製造、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協同發展」。

                      從國際汽車城到重點產業的協同發展,不難看出,汽車產業將是長春和公主嶺未來共同發力的一大關鍵詞。

                      對於有著「新中國汽車工業搖籃」之稱的長春而言,作為經濟支柱的汽車產業地位不言而喻。而位於長春西南部的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好緊鄰公主嶺。

                      此前,由於隸屬不同行政建制而產生的行政壁壘等問題,曾極大限制著長春汽車產業空間擴展和產業配套承接。公主嶺由長春代管后,無疑是一大利好。

                      「這次區劃變更后,將加快推進『中國一汽』配套產業向公主嶺市有序轉移擴散,可以通過整合長春、公主嶺兩市汽車發展資源,開展關鍵技術突破和創新,不斷深化分工協作,進一步支持『中國一汽』優化產業布局,拓展發展新空間,積極打造汽車產業集群,加快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集聚區。」

                      吉林省民政廳副廳長唐文忠在接受《吉林日報》採訪時表示。

                      水到渠成

                      在不少人看來,長春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實屬意外。要知道,作為一座本來就不小的城市,擴容前,長春面積幾乎相當於1.3個北京、3.2個上海、2.8個廣州、10.3個深圳。

                      但其實,長春和公主嶺同城化已探索多年,官方也不只一次透露出積極推動將公主嶺劃歸長春代管、撤市設區等信號。

                      早在2005年,為解決長春向南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公主嶺市范家屯鎮三個村就曾被整建制劃歸長春管轄。

                      2016年,《吉林省哈長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加快實施長春「半小時經濟圈」建設,形成覆蓋農安縣、長春市九台區、德惠市、伊通縣、公主嶺市的半小時經濟圈。

                      兩年後,吉林又出台《關於進一步優化區域協調發展空間布局的意見》,並據此編製《「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規劃》。長春公主嶺同城化協同發展作為「雙協同」之一,被納入吉林省發展戰略。

                      圖片來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網站

                      此後,吉林相繼出台《關於支持長春經濟圈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關於支持長春公主嶺同城化協同發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明確支持長春公主嶺同城化協同發展。

                      而自公主嶺在2018年初提出「融入長春」后,有關「公主嶺划入長春」的傳聞就沒斷過。

                      2019年初,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寫入「加快長春-公主嶺同城化協同發展步伐」「啟動長春新區公主嶺園區建設,解決好一汽及汽車零部件製造發展空間不足問題」等內容,再度引發熱議。

                      同年4月,吉林官方再次透露,將「按程序積極推動,將公主嶺市劃歸長春代管,繼續保留省政府賦予公主嶺市擴權強縣改革試點政策」。

                      一年多后,終於等來「官宣」。

                      從現實來看,隨著雙方同城化探索深入,公主嶺與長春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

                      比如,此前,公主嶺已在長春西南規劃「環長經濟帶」,建設經濟開發區。在長春汽車產業空間向西南溢出過程中,公主嶺范家屯與大嶺兩鎮已承接上百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長春、公主嶺和「一汽」集團三方也在大嶺鎮建設汽車物流園區,作為長春汽車物流基地。

                      2019年吉林省「兩會」期間,一位公主嶺市人大代表曾透露:「公主嶺2018年90%的經濟總量來自於環長帶、102國道、105國道區域。」

                      由此來說,長春此次與公主嶺正式「合體」,也算得上是水到渠成。

                      又添懸念

                      「這是一次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要機遇。」 6月20日,在《吉林日報》關於此次變更公主嶺市代管關係的解讀中,「東北地區中心」「哈長城市群核心城市」「更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城市」「區域增長極」被反覆提及,「東北第一城」的猜想也再度浮出水面。

                      長遠來看,長春公主嶺同城化,的確只是「大長春」的「一小步」。

                      長春市乃至吉林省的未來構想是:通過做大做強省會,將長春打造成為哈長城市群核心城市,帶動包括全省35個縣(市、區)、覆蓋全省74%常住人口、84%GDP的長春經濟圈崛起。

                      而上一次有關長春進擊「東北第一城」的討論,還是一年前吉林省發佈《長春吉林一體化協同發展規劃(2019-2025年)》,宣布現任省會長春與昔日省會吉林聯手,開啟一體化發展模式,促進吉林乃至東北地區的振興。

                      隨著公主嶺正式入長,長春距離「東北第一城」還有多遠?

                      歷史上,東北三省的「中心」,從近代到現代幾經易主,但始終是在瀋陽、長春、哈爾濱及大連四座副省級城市之間輪換。

                      就經濟總量而言,大連顯然是東北實力最強的城市。但在近年來東北式微而強省會不斷崛起背景下,作為非省會的大連逐漸被後來者趕超。

                      數據顯示,自2012年GDP首次跨過7000億元門檻以來,大連經濟規模一直徘徊在7000億元左右,明顯缺乏發展後勁。第四次經濟普查后,大連2018年GDP直接從7668.48億元修訂至6500.90億元,遭遇大幅「縮水」。到2019年,大連GDP仍然停留在7000億元量級。

                      因此,未來東北振興的「希望」,更多地被放在三座省會城市身上。其中,又屬經濟規模緊隨其後的瀋陽呼聲最高。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遼寧代表團以代表團名義向大會提交建議:支持瀋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20年瀋陽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要著力提升城市發展等級,加快推動瀋陽從區域中心城市向國家中心城市邁進。

                      而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后,長春經濟規模已與瀋陽相當,與排名最末的哈爾濱進一步拉開差距。

                      從地理位置來看,地處東北三省幾何中心的長春,在承擔區域中心城市功能、輻射帶動東北全境方面也有著天然優勢。相比之下,瀋陽太南、哈爾濱太北,似乎都有些「鞭長莫及」。

                      長春地理位置示意圖 圖片來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網站

                      話雖如此,擴容之後 「大長春」能否順勢崛起,還有待時間檢驗。

                      文字 | 程曉玲

                      (原標題:《「東北第一城」格局生變?》)

                      上一則:香港特區政府「保就業」計劃將再發放逾77億港元工資補貼
                      下一則:底價109億!TCL科技參與摘牌收購中環集團100%股權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