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疫事|紐約的櫻花也開了,但戰役才剛剛開始
北京新浪網 (2020-03-25 15:41)
原標題:紐約疫事|紐約的櫻花也開了,但戰役才剛剛開始
窩於家中已有一些時日,人愈發像一隻受驚的兔子,對聲音變得格外敏感,聆聽日漸成為體驗公寓外世界最主要的方式。清晨起床,聽到嘰嘰喳喳的鳥鳴聲,預示著紐約漫長冬天的結束,最好的春日觸手可及。不遠處的大路上,總是有呼嘯的救護車駛過,尖銳而急促。平日里熟悉的消防車的鳴笛聲,卻突然間銷聲匿跡。頭頂時常聽見直升飛機巨大的轟鳴聲,想像它如一隻盤旋的禿鷹鳥瞰著整個城市。最有趣的是,偶爾會聽見清脆的馬蹄聲由遠及近,開始以為是自己的錯覺,透過窗戶才發現,有騎警騎著高頭大馬悠然而過,也許是城市隔離期間一種獨特的巡邏方式。
直到上周,紐約市長才真正下定決心,關閉所有的餐廳、酒吧、電影院和劇場。在社交網路上,他寫道:「這個決定很難,這些地方是這個城市的靈魂,是所有紐約客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這個城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而我們必須以戰時的狀態去應對它。」
商業和娛樂活動的停頓,讓街頭的人確實少了很多,唯有中央公園,騎車與跑步的人絡繹不絕。這是紐約人的常態,並非為了出門而裝模作樣。大概紐約市政府深知這點,於是,室外鍛煉和買菜、買藥品一樣成為被列為允許的活動,只是要求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此時的中央公園,成為居住在這個逼仄城市裡的人們最後的救命稻草。那些若無其事出門跑步的人們,或許更相信通過武裝身體來戰勝病毒,而不是坐在公寓里惶惶不可終日。
從宣布紐約暫停一切非必要外出活動那天開始,手機上的確診人數就像坐了火箭一樣蹭蹭往上增長,這是所有深知武漢情況的華人都能預料到的結果。一個月前,當我戴著口罩穿過擁擠的紐約街頭,看到身邊毫無防備的人們依然在擁抱、親吻、狂歡,只覺得深深的憂懼和無力。就彷彿眼睜睜目睹一場海嘯即將到來,覆蓋過這座城市最高的樓宇,人群終究被擊潰,可是卻做不了任何事情去阻止這一切悲劇的重蹈覆轍。我也只能早早地停了孩子學校的課程,委婉地拒絕了一切生日派對和社交活動,在人們異樣的目光里,固執地戴著早早準備好的口罩,近似偏執地一遍遍提醒家人洗手。
如今,當所有人都意識到危機來臨,反倒讓人踏實了許多。公交車和地鐵依舊運行著,路上的行人變得異常的稀少,這時候,讓人恐懼的反倒不是病毒,而是另外一層焦慮——因為美國總統的不良言論而給所有亞裔蒙上的陰影。更多的時候,我也只能從攝影師們的膠片里,想像這個熟悉的城市,被按下暫停鍵的模樣。曾經熙熙攘攘的時代廣場、中央車站、華爾街,變得前所未有的空曠,這時候,你才會驚然發現,這些地標建築,因為人潮的退去變得異常乏味。物質、商業、娛樂,時尚,所有這個城市曾經引以為豪的象徵,此時都因為這種看不見摸不到的病毒而變得異常脆弱。
父親給我寄了一箱口罩,我把其中一部分拿出來,分發給了公寓樓里並不彼此熟悉的人們。隔壁獨居的老太太格外感激,隔著長長的走廊,她對我說,如果不是因為該死的病毒,我真的很想擁抱你。 E.B.懷特在《這就是紐約》中寫道:「紐約給人參與的快感,又得到了隱私的饋贈,與大多數人口稠密的社區相比,它成功地將人們隔絕開來。(只要你有此願望,幾乎每個人都願意並需要這種隔絕)。」 此時重讀這段話,別是一番滋味。當疫情結束,在這個有點冷漠的城市裡,人們是否會像戰爭結束那樣,擁抱彼此呢?
窗外,紐約的櫻花也開了,但是好像這場戰役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