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資本在京興建研究型醫院 2023年投入使用
北京新浪網 (2020-03-25 14:42)
原標題:高瓴資本在京興建研究型醫院 2023年投入使用
3月25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高博研究型醫院在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西區生命科學園奠基開工,系北京市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研究型國際醫療產業轉化平台項目,由昌平區、高瓴資本、高博醫療集團三方共同打造。
高博醫療集團是高瓴資本全資控股的醫療平台,已運營5家研究型醫療機構及1個I期病房,擁有覆蓋研究型醫院發展所需的診斷、治療及研究等領域權威專家團隊,同時擁有一支臨床試驗服務的專業團隊,目前已進行上百項臨床試驗。此次新醫院的開工,將成為其推進創新型研究型醫療集團戰略的重要一子。
雖然遭遇國內外新冠疫情的嚴峻考驗,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北京高博研究型醫院僅用了124天,便實現了從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到項目開工建設,完成了規劃、土地、立項、開工等各項手續的辦理、落地,後續將經歷三年的建造,於2023年投入使用。
高博研究型醫院總建築規模近10萬平方米,規劃床位約500張。建成后將主要承載藥物臨床試驗、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臨床發現與轉化中心、全球疑難重症的診療及研究等核心功能。
根據昌平區政府與高瓴資本和高博醫療集團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高瓴資本及高博醫療集團將充分發揮其在生物醫藥投資、研究型醫療產業轉化等方面的專業運營優勢、全球資源優勢、產業資本投資優勢,共同合力將研究型國際醫療產業轉化平台項目打造成為「醫產研」一體化的醫療服務和科技創新平台,為醫藥企業提供從早期臨床試驗到藥品註冊上市的全周期服務體系,有效解決企業臨床研究周期長、成本高等瓶頸問題。
近年來,我國湧現出大量自主創新醫藥研發企業,創新葯研發方面取得豐碩成果。臨床試驗是驗證藥物在人體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唯一方法,也是新葯研發過程中資金和時間投入最多的環節。
但有能力開展臨床試驗的機構數量仍然較少,且存在著產能不足、專家與空間床位等資源投入少、專業性不足、重視度不夠等諸多痛點,臨床研究資源供求極其不均衡,臨床研究的發展已經落後於醫藥創新產業鏈其它環節,臨床研究的能力和資源問題若得不到及時解決,將至少延緩中國創新葯產業發展進程五到十年。獨立的研究型醫院成為醫藥創新產業發展的關鍵一環。
該研究型醫院承載著諸多角色與發展期望,將國際合作,醫產研協同發展,高質量人性化的臨床服務,科技賦能醫院等功能集於一身,將推動轉化醫學研究落到實處,推動更多新葯加速上市,響應自主創新的號召,為醫療健康產業升級貢獻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