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科技新聞 > 北京新浪網

                    銀行股抹平近一年漲幅:年報集中披露期,反彈可期否?

                    北京新浪網 (2020-03-25 14:25)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銀行股抹平近一年漲幅:年報集中披露期,反彈可期否?

                    當地時間3月24日,在美聯儲「火力全開」,為救市不惜「運用一切工具」之後,歐美股市歡欣鼓舞,截至當天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比前一交易日上漲2112.98點,收於20704.91點,漲幅為11.37%。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上漲209.93點,收於2447.33點,漲幅為9.38%。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557.18點,收於7417.86點,漲幅為8.12%。

                    四次熔斷之後的漲幅也提振了A股的士氣。截至3月25日上午收盤,上證指數漲1.57%,深圳成指漲2.32%,創業板指漲2.45%,銀行股也在近日的顛簸之中整體上漲1.33%,但依舊抹平了2019年4月至今的全部漲幅。

                    21世紀經濟報導通過wind查詢到,銀行股當中,今年以來跌幅最大的主要是次新銀行股,以城農商行為主,其次是一些股份制銀行。

                    跌幅最大的是西安銀行(600928.SH),接近3成跌幅;其次是常熟銀行(601128.SH)和青農商行(002958.SZ)。股份制銀行中,平安銀行和興業銀行今年以來股價跌幅均超過20%。

                    作為低估值大藍籌,銀行股依舊具有增持價值嗎?疫情衝擊對銀行業績影響有多大,對銀行股後市影響如何?

                    「暫停鍵」的衝擊力

                    已公佈業績的銀行2019年均有豐收。24家公佈業績的上市銀行總利潤達4477億元,同比增長達兩位數。但銀行都沒有做過疫情相關的壓力測試,這次疫情帶來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

                    舉例來說,新冠肺炎疫情讓2月大多數的經濟活動按下了「暫停鍵」,當月信貸社融等金融數據也受到影響。3月11日,央行公佈的2月金融數據和社融數據顯示,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9057億元,社融增量為8554億元,不及市場預期。尤其是居民部門新增信貸大大減少,受公眾宅家減少出行消費、房地產銷售活動暫停等影響,住戶部門貸款減少413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4504億元,中長期貸款僅增加371億元。

                    3月23日,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表示,疫情影響了銀行的獲客、存貸款、息差、中間業務和資產質量表現。「信用卡和個貸客戶的還款能力和意願在下降,信用卡、房貸、小微2月份逾期率同比大幅提升。」

                    「疫情對我們的影響,使得我們更好的丟掉幻想。銀行業的發展趨勢並沒有因為這次疫情影響而改變,我們當年的基本判斷在目前情況下還是有效的,我們所有的經營策略是保持連貫。」田惠宇說。

                    2月中旬平安銀行業績發佈會上,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指出,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帶來不小的影響,影響可能持續到第二季度,旅遊業、餐飲業、航空業受到的衝擊最大。雖然對經濟造成影響,但長期來看問題不大,當前數據仍然穩中向好。對銀行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消費類業務,包括消費支付、消費類貸款。與此同時,部分員工不能復工,會影響貸后催收,部分行業的對公業務也會受疫情波及。

                    他強調,與航空、旅遊、餐飲等行業相比,銀行業受疫情影響小得多。另一方面。過去這些年,銀行風險應對能力已有大幅提升。平安銀行過去三年做了結構性調整和優化,只要加大力度做好管理,就能度過這一關。

                    板塊利空消化了嗎?

                    3月25日截至發稿前,銀行股中34個上漲,2個平盤,沒有下跌,這主要是因為全球股市的推動下A股大盤向好而拉動的增幅。

                    天風證券廖志明表示,因國內外疫情,年初以來銀行板塊明顯調整:由於國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引發市場對於銀行讓利(降低貸款利率)及資產質量的擔憂,春節后銀行板塊明顯下跌,並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優質銀行股近期股價回調大。由於外資此前對優質銀行股持股多,外資流出,優質銀行股近期股價下跌明顯。3月初以來(截至3月22日),外資凈流出零售銀行龍頭-招商銀行超21億元,使得招行估值短期內大幅下降。外資流出,亦是興業、寧波、南京等股價調整之重要因素。」

                    廖志明認為疫情雖有衝擊,但業績仍能穩健增長。預計一季度上市銀行整體營收增速約4.4%,較2019年三季度下降7.5個百分點;考慮到撥備「以豐補歉」之作用,預計凈利潤增速3.9%,較2019年第三季度下行3.2百分點。考慮到國內疫情已明顯好轉,政策力度加大,下半年經濟有望反彈,疫情的影響將減弱,全年營收增速或較20Q1小幅上行。另外,當前,銀行(中信)指數估值僅0.72倍PB,為歷史最低;與其他板塊比較,PB估值亦為最低。極低的估值之下,對銀行股可以樂觀些。

                    浙商證券邱冠華認為,銀行整體估值處於歷史低位,板塊利空因素已經消化,銀行股存在估值修復的潛在力量。短期,美股虹吸效應減弱和保險權益投資比例將適度放開,從資金面和情緒面角度緩釋估值下行壓力;中期,潛在的存款降息和經濟預期企穩為銀行估值修復提供彈性。風險角度來看,若海外疫情發酵、美股虹吸效應加劇、宏觀經濟下行超出預期,低估值的銀行板塊也不失為防守的選擇。

                    上一則:美媒:美首都華盛頓將暫停與疫情無關的「非必要企業」
                    下一則:IDC:預計中國平板市場一季度出貨量同比下滑 30.1%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