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做行測片段閱讀的題目時,大家最糾結的就是對於這一個文段,要是出現了一些比較難理解的信息,容易糾結來糾結去。最後因為晦澀難懂還是會做錯。每年的考試裏面也會出現一些文段會有這樣的特點。其實,針對於這樣子的題目,即便我們看不懂原文全部信息點也沒有關係,它往往會通過一些標誌提示我們主要的信息點在於哪裡,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巧用這些信息,找定位,準確解題。
[例題]基礎數學是一門對天賦要求極高的學科,它的高度抽象性讓不具備這種天賦的人望而生畏。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數學選擇了它的追隨者,而非相反。加之數學是一門完全依賴於人自身最純粹的大腦機能進行探索的學科,這使得一流的數學研究介乎學問和藝術創造之間,總是在「靈感乍現」的時刻產生突破。因此,數學家實際上是一個極其冒險的職業,其成就幾乎完全仰仗天賦和靈感的偶然眷顧。另一方面,對具有數學才能的人來說,現代社會幾乎充滿了機會的誘惑,金融、計算機、互聯網,都是比數學研究更賺錢的行業。
這段文字意在:
A。說明天賦對於數學研究的意義 B。強調基礎數學發展面臨的困境
C。解釋數學家可遇不可求的現象 D。探討基礎數學研究的本質規律
[解析]這一個題目大家在做的過程中,其實很容易受到第一句話的影響,覺得文段在描述基礎數學在講述,或者看到「加之數學是一門完全依賴於人自身最純粹的大腦機能進行探索的學科,這使得一流的數學研究介乎學問和藝術創造之間,總是在「靈感乍現」的時刻產生突破。」這一句話因為不理解就很頭痛,無從下手。那麼在解這一道題目的關鍵之處是我們要關注「因此」這一重要標誌,這一標誌出現,提示著我們前面四句話的邏輯在於第四句話總結前面三句話的內容,在給我們強調「天賦和靈感」對於數學家的重要性。想要成為數學家是很不容易。那麼除了注意「因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注意緊接著它提到了「另一方面」之後在告訴我們有的人有「天賦和靈感」的數學才能卻不願意從事這一行業。還是要體現數學家不容易出現。整個文段主要圍繞「數學家」在論述。體現這一主題詞的只有C選項。可以直接利用標誌快速鎖定原文重點,直接解題。
(來源: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