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世博新聞 > 北京新浪網

                        阿媒:「高齡」北約迷失前進方向

                        北京新浪網 (2019-12-10 12:43)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阿媒:「高齡」北約迷失前進方向

                        參考消息網12月10日報導 阿聯酋《海灣新聞報》網站6日發表題為《北約:70歲時的身份危機》的文章稱,「高齡」北約如今內部針鋒相對,迷失了前進方向。文章編譯如下:

                        當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領導人近日齊聚倫敦,舉行這個共同防禦聯盟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時,人們看不到有什麼共同目標——卻明確無誤地看到了很多爭吵。

                        這個70歲的軀體似乎呈現出一些痴呆症的跡象。它忘記了自己的過去,而且似乎懷著恐懼的心情展望未來——當然,即便它一時半會還不會滅亡,它的壽命也似乎有限。

                        曾是堅固堡壘

                        北約曾經非常成功。它的成員們齊心協力,跨越了大西洋的障礙,把它們的防禦能力結合在一起,作為堡壘抵禦了核導彈、空軍、潛藏在海浪下的核潛艇、大批人員和數以千計的蘇聯坦克,而蘇聯的人員和坦克似乎已做好準備,能夠越過鐵幕下的雷區和鐵絲網,橫掃西歐。

                        在北約1949年成立前的35年裡,歐洲和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區在兩場激烈衝突中遭到災難性的破壞,共造成近1億人喪生。

                        自從大多數西歐國家與美國和加拿大一致同意組建軍事聯盟併合作成立北約以來,和平成為常態。

                        北約為打贏冷戰提供了手段,而這一過程中沒有一顆子彈在憤怒中穿透那道鐵幕。現在北約面臨著一場關於自己未來應該走向何方的危機。

                        內部針鋒相對

                        當美國在「9·11」事件中遭到「基地」組織恐怖分子襲擊時,北約立即啟動了共同防禦協議——對任何成員的攻擊都是對所有成員的攻擊。鑒於當前一代北約成員國領導人公開地針鋒相對,今天會不會像當年那樣一致對外值得懷疑。

                        近日,這種針鋒相對在倫敦重現——而使這些嚴重分歧暴露出來的僅僅是一段雞尾酒會的視頻,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英國首相約翰遜、荷蘭首相呂特與法國總統馬克龍一起聊天,就美國總統特朗普參加新聞發佈會的習慣發表了一些坦率的評論。

                        這段視頻傳開后不久,美國總統就怒氣沖沖地返回華盛頓,對馬克龍和特魯多發表了一些不滿言論。

                        北約現在已經變成這個樣子了嗎?

                        成立70年之際的這場顯而易見的危機已經醞釀了好幾年,它凸顯了一個潛伏時間比這長得多的問題——北約的使命宣言到底是什麼。

                        美國一意孤行

                        特朗普目光短淺,只會站在華盛頓的角度看待世界。這是西方世界和全球舞台上其他領導人必須接受的現實。他身在華盛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大國的總司令,而且不打算向外邁出一步。

                        因此,當他說北約其他28個成員國大多沒有承擔相應的支付義務,以及美國為保護歐洲付出太多代價、有失公平時,他沒有說錯。只不過確保北約的存在並且贏得冷戰時期的和平符合美國利益,並且在「9·11」事件發生后美國需要北約存在。這是一種非常簡單化的觀點,但特朗普用一種簡單化的方式看待問題:這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

                        他抓住了某些北約成員國未能將國內生產總值的2%用於防務這一點——這讓一些國家感到不快。

                        英國希望北約關注俄羅斯這個傳統對手。馬克龍希望北約集中精力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分子的威脅。

                        土耳其正在購買俄羅斯的防空系統,並且在敘利亞北部與克里姆林宮結盟——而希臘與安卡拉不和。巴爾幹半島的國家還記得北約在它們的獨立戰爭中扮演的角色。波羅的海國家厭倦了俄羅斯,還記得克里米亞和烏克蘭。加拿大隻是希望儘可能遠離美國。

                        在這種情況下,北約現在出現一些身份危機有什麼奇怪呢?

                        上一則:塞外張家口:「古道+」模式帶動區域旅遊發展
                        下一則:北京隊官宣:今晚主場舉行吉喆球衣退役儀式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