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媒:語言不通 紐約市五成華人出現看病難問題
北京新浪網 (2019-11-20 08:38)
中國僑網11月19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美國非盈利機構和諧社區醫療大聯盟(SOMOS)18日在紐約曼哈頓華埠發佈一項新報告,披露7成華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抑鬱症等健康問題,並且有五成華人因語言不通導致無法獲得應有的醫療健康服務等多項福利,喚起公眾對華裔群體的醫療健康危機的認識。
這份名為《誤解:紐約市華人的健康狀況》的白皮書自2019年1月起至9月在全市五區通過街訪和寄信問卷等方式,向1000多位醫生以及華裔病患、民眾展開訪問調查。調查顯示,紐約市華裔群體中,約有80%的人自認健康狀況良好,然而有70%的人被診斷患有高血壓等生理疾病或抑鬱症等心理疾病。
其次,就醫生等醫療健康提供者與華裔病患的交流而言,目前仍存在因語言障礙導致溝通不良。在受訪的華裔民眾及病患中,約有60%英語不流利,54%的人稱與其醫生的文化背景不同,還有50%的人稱即便其醫生以中文溝通病情,但仍然不能理解醫囑。
和諧社區醫療大聯盟總裁陳治年表示,報告針對調查中發現的華裔群體健康短板,提出促請政府延長對紐約州優化醫療補助獎勵計劃(DSRIP)的支持,繼續為華裔等少數族裔及移民為主的社區提供醫療服務、健康教育等。並且通過降低成本、組建全面的社區健康醫療衛生工作者和增加向中文健康教育的撥款等方式,提升華裔社區醫療健康服務水平。
華裔國會眾議員孟昭文認為,該報告填補了政府以及主流社會對華裔群體醫療健康狀況的認知空白,有助加強和提高對華裔社區的認識,了解所需,對症下藥。市議會健康委員會(Committee on Health)主席、市議員萊文(Mark Levine)以及市議員利華娜(Carlina Rivera)出席,並承諾將針對華裔社區存在的醫療健康服務問題,展開進一步調查,幫助華裔群體享有同等醫療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語言文化差異導致華裔群體獲得的醫療健康服務受限,但受訪者中有超過90%的人有健康保險、70%的人聲稱其擁有會講中文的主治醫生、65%的人稱經常看醫生、50%的人對健康醫療系統持樂觀看法。
報告同時指出,無法承擔醫療或保險費用、沒有看病時間等因素,成為華人獲得應有醫療健康服務的障礙。約有55%的受訪者稱因看病費用高昂,49%的人表示因工作原因,44%因交通不便,而無法就診,還有55%的人稱需要子女或其他家人陪同,才能夠去看醫生。
以地區劃分,交通原因導致的無法就診案例中,皇后區受訪者佔比超過50%,相比曼哈頓的28%和布魯克林的26%更高。不僅如此,皇后區的受訪者中有半數以上每年看醫生的次數不超過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