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貽芳:捐出未來科學大獎獎金建立大型對撞機基金
北京新浪網 (2019-11-17 16:55)

新浪科技訊 11月17日下午消息,2019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今日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王貽芳、陸錦標獲得2019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鮑哲南,丁洪,毛淑德作為科學委員會,鄧峰,吳亞軍,吳鷹,徐小平作為捐贈人為獲獎者頒獎。
在頒獎典禮上,鮑哲南女士宣讀獲獎理由:實驗發現第三種中微子振蕩模式,為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研究,特別是解釋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性提供了可能。
王貽芳,實驗高能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因領導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發現一種新的中微子振蕩模式,並且長期以來推動中國的高能實驗物理髮展,獲得2019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
現年56歲的王貽芳198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隨後師從諾獎得主、著名物理學家丁肇中,在義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專攻高能物理。博士畢業后,他又先後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進行研究。
陸錦標出身貧寒,依靠學貸和兼職讀完本科,1976獲香港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回顧自己的求學歷程,他感激母親的無限支持,「她受教育不多,但仍以微薄薪金支持我購買課外書和材料。」
本科畢業后,陸錦標成為了一名中學物理老師。「但我不愛刻板工作,我喜歡挑戰。」得知赴美深造可以獲得資助后,他毅然赴美讀研。1983年,陸錦標獲得羅格斯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後又在華盛頓大學做了3年研究,於1989年就職於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2019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獲得者王貽芳、陸錦標發表了獲獎感言,王貽芳表示兩天以前就準備好了演講稿,非常高興獲得未來科學大獎,這是極高的榮譽。
王貽芳感謝了他的同事和在大亞灣項目中給予各種幫助的人,感謝他們對原則的靈活掌握和對工作的極端負責,否則這個實驗項目不會如此順利成功,他還感謝丁肇中師長,感謝家人和親朋好友的陪伴支持,感謝大獎的評獎委員會,對他的工作的認同。
王貽芳表示:「我從事的中微子粒子研究是「無用」的科學,去尋找最基本的元素和規律,這是科學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我們需要純粹的好奇心,在純粹的科學方面我們應該做出更大的貢獻,中微子研究、大型環形對撞機都是出於這種目的,我們需要有這種重大科學社會意義的大科學裝置。最後王貽芳表示將捐出此次大獎的獎金,全部用於建立CEPC,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基金,希望更多人能捐贈這個基金。

陸錦標表示:「感謝未來科學大家對大亞灣實驗項目的肯定,這是我的榮譽,大亞灣項目的成功,要歸功於很多人,這個獎是他們的,我也很高興能與王貽芳共同做這個實驗,這個實驗的突破是我人生旅程的高峰。」陸錦標還感謝了已去世的母親,感謝她的教育,把獎獻給他偉大的母親。
在媒體見面會上,王貽芳表示中微子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粒子,實驗發現第三種中微子振蕩模式,可以為解釋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性提供了新的可能。陸錦標表示,第三種中微子振蕩模式的發現將中微子實驗帶向新的研究領域與研究方向,幫助研究宇宙為何現在只有物質卻不見反物質的問題。
對於年輕科研工作者的選拔,王貽芳表示最重要的還是對於科學的喜愛,只有真心對科學的熱愛,在遇到遇難時才會有克服困難的勇氣,繼續走下去,希望年輕的科研工作者是真正從心底里熱愛科學,同時也希望在工作中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在良好的競爭環境中自己成長。
陸錦標則表示希望年輕人能打好科學基礎,除了對科學的熱愛,科學研究是一個漫長枯燥的過程,需要為青年科研工作者創造有動力走下去的良好環境。
未來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未來科學大獎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獎勵在大中華區取得傑出成果的科學家(不限國籍)。獎項以定向邀約方式提名,並由優秀科學家組成科學家委員會專業評審,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則,保持評獎的獨立性。
未來科學大獎,目前設置「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三個獎項。生命科學獎涵蓋所有與大生命學科相關的基礎科學領域,包含醫學、偏生物的基礎化學;物質科學獎涵蓋所有與物質科學相關的基礎科學,如物理、化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涵蓋數學與計算機學科相關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每個獎項獲獎人數不超過5位,每一獎項由四位捐贈人共同捐贈,每人出資25萬美金,單項獎金100萬美金。
2016年,清華大學薛其坤教授獲得首屆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為了表彰他「在利用分子束外延技術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和單層鐵硒超導等新奇量子效應方面做出的開拓性工作」。
2017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獲得物質科學獎,獎勵他在量子光學技術方面的創造性貢獻,使基於量子密鑰分發的安全通信成為現實可能。
2018年物質科學獎授予了馬大為,馮小明,周其林三人,表彰他們在發明新催化劑和新反應方面的創造性貢獻,為合成有機分子,特別是藥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徑。(郭禕)
附捐贈人名單:
生命科學獎:丁健、沈南鵬、張磊
物質科學獎:鄧鋒、吳亞軍、吳鷹、徐小平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丁磊、江南春、馬化騰、王強

其他科技新聞

編輯首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