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生應該如何選擇國際學校
北京新浪網 (2019-11-12 14:15)
近幾年國際學校在中國越來越火,其與海外學校相仿的教學模式和文憑的特殊性成了不少計劃出國留學的家長和孩子們的寵兒。獲得有利優勢的前提是,必須要選擇一個靠譜的國際學校,下面就為您帶來國際學校該如何選擇的相關介紹。
在中國家長的眼中,目前的國際學校大概分為英語特色民辦學校、舉辦出國教育的學校以及服務國際移動家庭子女的學校,而這一類也是目前國際通行的對於國際學校的定義。對於即將選擇在國內就讀國際學校的中國家庭來說,在選校之前最應該了解的就是中國的國際學校內涵。什麼是中國的國際學校?按照教育部的相關文件對國際學校可以做比較簡潔的說明,國際學校必須符合「可頒發國際文憑證書」和可以招收外國學生兩大標準,這和傳統的國內公立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但同時國際學校和國內公立學校在培養的公民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在五花八門的國際學校當中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校,這或許是每一個選擇國際教育的家庭最為關心的話題,在實際的選校過程中,不少家長也出現了一些誤區,以至於干擾了學校的選擇。選擇國際學校最重要是學會「三看」。
看自己:了解多樣的自己
擇校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那麼第一個問題:你希望你尋求的這所理想的小學,初中,或者高中能夠給你的孩子帶來什麼?這裏例舉幾個:
1、升學的結果
2、孩子的自信
3、學習的快樂
4、生活獨立性
5、中英文雙語能力
6、中國的文化
7、其他
看課程:摸清項目「門道」
國際學校擇校首先要考慮課程項目,國際課程項目的意思就是這項課程不屬於某一特定國家,不僅是在中國,而且在世界各地的學校都會同步開設這個課程,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和評估方式,諸如IPC(International Primary Curriculum)和PYP(Primary Year Program)就是國際小學階段最常見的國際課程項目。前者是一套集學術教育、個人發展和國際化學習為一體的面向全世界的孩子的課程體系。目前全世界85個國家的1500所學校採用IPC課程應用於小學階段;而後者則是IB課程的入門課程,應用於幼小階段,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培養精英學生的高水平小學項目。
另外,該課程在100多個國家,2000多所學校同步傳授。可以肯定的是沒有國際課程體系的學校絕對不能算國際學校,這是家長們必須了解的,而對於那些開設了外教授課的課程,以及採用了中國人研發的英文授課體系,引進海外本土課程的學校,我們只能將其定位在雙語學校和出國教育學校範疇。
看管理:感受校園文化
如果說項目是硬體的話,那麼學生管理辦法和校園文化則是國際學校的軟體,考察國際學校的過程中,家長除了觀察學生的精神面貌以外,似乎沒有更好的方法獲得相關信息。個人覺得可以了解一下學校領導層的背景,這可以用來判斷學校的特點和風格。
北京地區的國際學校多數由外國人和海外華人創辦,所以學生管理辦法和校園文化帶有一些相似性。每所學校因其創始人的個人背景而明顯感覺特色大有不同。
綜上,很明顯的可以看到因這些位創辦者和教育家其個人背景的迥異,必然體現在治學風格上的極大差異。全盤西化的、中西合璧的、英式的、美式的各有千秋,儘管家長很難接觸到學校創始人,但是了解清楚學校的背景對於判斷是很有幫助的。
對於學生管理,傳統教育因班額較大,所以要以集體主義為核心,強調服從命令聽指揮,對於學生建立團隊感和秩序感很有幫助。但因為班級人數多,想要獲得老師更多的關注,成績必須要拔尖,對從小培養孩子爭強好勝之心肯定不能算壞事,符合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特點。但同時缺點也很明顯,孩子必然言聽計從,教育問題上家長則毫無話語權。而國際教育的理念是在尊重個體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強調批判性思維,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斷。缺點是孩子內心強大並體現在行為獨立、甚至挑戰家長和權威,成人會感覺孩子不聽話。
看師資:隊伍穩定性是王道
一個學校,尤其是國際學校是否可靠,師資是重要參考,而師資的穩定性乃重中之重。我們要面對的一個事實是挖掘一個優秀教師的難度很大,薪資是重要制約,外教薪酬越來越高,教齡更長的老師還會要求更高的報酬。多數在國際學校任職的外教工資已經超過了美國私立中小學教師的平均工資了。一些老師之所以會來中國任教,是因為全世界146個國家都有IB學校,教齡越久,越可以申請更高報酬的職位。很多外教來中國可以獲得更高的職位或者參與管理工作,也是實際的因素,參與管理工作是很多資深教師求職的附帶條件。
1、學校的辦學宗旨:口號和理想絕對都是最靚麗的,不需要任何成本,而且大同小異。
2、家長:為什麼美國私立中學入學面試還包括對家長的考察?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學校要尋找理念匹配的家庭。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就是這個道理。那麼當你去了解學校的時候,不妨從側面多了解該學校的家長有什麼樣的特點和共性,是不是你認同的群體?
3、高大上建築:學校是如何利用這些設施給學生帶來最大的收穫。
4、師生比:這個似乎很多人都在乎,但是從我自己在美國任教的經歷來講,一個學校1:9的師生比,相比較與另外一個學校1:12的比例,沒有實質上的區別。除非您的孩子在學習上有特殊需求,對於絕大數家庭來講,根本就不用糾結於這個數字。
當下,低齡留學的熱潮持續不退,已經數萬人的「美高黨」 (去美國讀中學的孩子)告訴我們把優質生源留在「家門口」接受一流的國際化教育的重要性,以此看來中國的國際學校和教育工作者仍任重而道遠。
本文轉載自《留留學》的博客,點擊閱讀原文。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合作單位,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實習編輯:李璇 責任編輯:朱紫瑛
其他生活新聞

編輯首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