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體育新聞 > 北京新浪網

                        殷劍:中國帆板奧運首金傳奇 一兒一女體育基因強

                        北京新浪網 (2019-10-15 06:30)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殷劍,1978年出生,四川人,中共黨員,現任四川省水上運動學校副校長,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帆板銀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帆板冠軍,為中國帆板項目贏得首枚奧運金牌。

                          曾榮獲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女子帆板冠軍的香港運動員李麗珊這樣形容那個時刻:「這一刻彷彿重新置身於12年前,榮譽屬於整個亞洲。」那一年,殷劍粉碎了歐美運動員包攬本屆奧運會帆船帆板項目的美夢,中國隊在帆船項目上取得了奧運金牌零的突破。BBC評論員發言,從這個角度來說,殷劍奪金的意義不遜劉翔在雅典奧運會稱霸110米欄,為中國隊翻開了新的奧運篇章。

                          奪金時刻,屬於中國帆船人的榮耀

                          日期:2008年8月20日,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在北京奧運會女子帆板RS:X級獎牌輪賽中,四川女孩殷劍以1分優勢奪得冠軍。這是中國帆船隊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枚奧運金牌,殷劍創造了中國帆船隊的歷史。

                          回顧中國帆板在幾屆奧運會上的歷程: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張小冬勇奪帆板女子A390級亞軍,為中國乃至亞洲實現了奧運水上項目獎牌「零的突破」。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女子帆板隊員李科在比賽中取得了第4名;2000年悉尼奧運會,男子帆板隊員周元國獲得了該項目的第5名,張楚君則獲得了女子帆板的第7名。而在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上,殷劍在女子帆板項目中,為中國隊取得了一枚寶貴的銀牌,這是時隔12年後,中國隊再次在此項目上收穫銀牌。4年的時間,殷劍帶給我們又一個驚喜,她用完美的表現彌補了4年前的遺憾。中國帆船帆板經過16年的不懈追求,終於在這一天實現了在奧運會帆船帆板項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2008年北京奧運會殷劍領獎時刻

                          矚目她的不只是國人。英國《每日電訊報》上曾發表文章稱,除了國際奧委會設立的11個項目外,今年(2008年)的奧帆賽似乎還存在著第12個項目,那就是各路媒體記者對中國女子帆板運動員殷劍的競相追逐。「壓力太大了」,肩上的責任和心裏的壓力只有殷劍一個人才知道,「我知道身上的擔子。中國在帆板項目上已經拿了2塊銀牌,中國帆船人需要有突破。包括每天現場湧入了這麼多的觀眾,他們就是來看我拿金牌的。」

                          邂逅帆板,試訓初露鋒芒

                        奪金時刻的殷劍親吻自己的帆桿

                          殷劍的家,位於西昌海南鄉崗瑤村,她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四個孩子分別取名「珍珠寶劍」,她是小幺妹。 「我小時候生活的地方是一個有山有水美麗的地方,我家就住在湖邊上。因為沒見過大海,那個時候我們就以為邛海就是大海。」很多年後,殷劍依然記得第一次見到大海時的情景,「首先是很興奮地嘗了嘗海水。因為還沒出去見海的時候,人們就說海水有很多很多味道,而湖水是沒有味道的。於是,我們就很新奇地首先嘗了海水。」

                          1993年,邛海水校正在進行招生。殷劍父親朋友的女兒正好在水校訓練,便問殷劍的父親是否有意向讓她去試一試。就這樣,殷劍在父親的鼓勵下接觸了帆板運動,並和同行的五個女孩子到水校進行了兩個月的試訓,試訓結束后大家都回家等消息。再有信的時候,就是1994年的5月份了,殷劍被通知報導參加集訓。「剛開始我就想什麼時候能進(全國錦標賽)前八名。因為前八名才能進隊,才能轉為正式運動員進編拿工資。」殷劍這樣說。她略欣喜地回憶道:「那個時候四川隊的編製很少,男女加起來也不超過10人,所以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當時只留下了2個女生,初露鋒芒的殷劍便是其中之一。

                        比賽中的殷劍

                          背後,是十六年的血淚辛酸

                          殷劍在入選水校時,僅有16歲,正在讀初三。雖然剛入門時什麼都不懂,但殷劍的骨子裡天生就有不服輸的勁兒,她笑著回憶道:「還記得我作為新隊員的時候,有一次冬天風特別大,我們正在邛海裏面訓練。但是風太大了,我們的技術還跑不回去。教練來拖我們上去,我不服氣就是不想讓他拖,偏要證明我自己可以。結果實在跑不回去了,我就沿著滿是雜草泥沼的湖邊,一步一步艱難地把我的板拉回去的。回去之後天都黑了,教練都急得出來找我。」這件事讓殷劍到現在都記憶猶新,眼前似乎正有一個撇著嘴扭著頭的小姑娘,最討厭聽見「你不行」這三個字,偏要做給你看。這就是殷劍的氣質,倔強,不服輸。她說:「我覺得我自己一直都是比較倔強的一個人吧,別人不看好我、不認可我,我偏要證明給你看我是可以的。」

                          憑著這股勁兒,殷劍一路堅持下去,只是讓她也沒有想到的是,一個簡單的初衷,卻開啟了一段屬於殷劍自己的時代。1997年,殷劍正式入選四川省隊,並進入國家隊代訓。2001年,殷劍正式成為國家帆船隊的一員。殷劍回憶,「我們那個時候條件是非常艱苦的。冬天下水的時候只有一套保暖服,而且都是破破爛爛的縫縫補補。上午穿了下午還要穿,但是很冷的話怎麼辦呢?我們就先用熱水把它沖熱了,然後再穿上去。」同樣困難的不止大環境,還有殷劍自己的傷病。入隊不久,殷劍便查出有先天性的膝蓋髕骨骨裂,這種骨裂帶來的疼痛是伴隨她一生的,除非做手術,但手術也就意味著她不能再做帆板這種劇烈的運動。「能做的只有去適應這種疼痛,堅持,只能堅持。」殷劍回憶那段咬牙度過的時光,她就是在這樣如此艱苦的訓練條件中成長起來的。

                          2000年,殷劍奪得了自己的首個全國冠軍;2001年的亞錦賽上,她在帆板場地賽上獲得了首個洲際冠軍;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殷劍奪得銀牌,雖然遺憾失金,卻已足夠轟動。

                          到了2005年第十屆全運會上,殷劍僅獲得了第5名,成績不佳外加傷病困擾,讓她萌生退意,並且愈發堅決。雪上加霜的是,此時奧運會的帆板項目突然把米斯特拉級板改成了她從未接觸過的尼爾板,這更讓她無數次想放棄。「其實那個時候我是非常糾結的,第一換了器材,第二是因為自己當時也是處於低谷期,第三是因為我自己原來特別不喜歡青島那個場地,青島是一個流和涌浪都特別大的地方,作為從湖裡出來的運動員,我對這種場地特別不適應,甚至說是恐懼。」殷劍回憶自己曾在青島比賽時邊跑邊吐,暈到不行。幾重困難和壓力一下子倒向了殷劍,殷劍特別擔心自己戰勝不了那麼多困難,想堅持卻怕竹籃打水一場空,想放棄卻有點心有不甘。她糾結了整整一年的時間。

                          不得不說帆船帆板是靠天「吃飯」的運動,最終讓殷劍徹底決定留下來的,還是被她稱作「天意」的一次經歷。2006年,殷劍參加青島奧運熱身賽前的重要選拔,但臨近選拔前兩個周,殷劍突然得了腮腺炎,不僅會傳染需要隔離一周,更是有醫囑不能吹風無法下水訓練。休息了一個多周的殷劍去參加選拔比賽,反而進入了前兩名。「我在想,我這麼猶豫的時候讓我發揮得這麼好,可能確實是天意吧,比完之後我立刻就決定要留下來。」從那之後,殷劍卯足了勁兒,每天都心無旁騖地全力備戰。

                          「我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會鼓勵我說『你已經獲得了銀牌,就差一步了』,實際上根本不是差一步,基本上等於從零開始。」「而且器材也換了,尼爾板更適合歐洲體型的運動員玩,我是小風選手。但我當時也有點不服氣吧,心想著我偏要讓亞洲人玩得更好。」兩年的時間,作為當時隊里年紀最大的運動員,殷劍的運動量卻是最大的,別人都在休息的時候,她卻因為傷病要每天留出兩到三小時的時間用來按摩放鬆肌肉。這兩年的五月到九月底,殷劍都會和國家隊在青島訓練,充分地利用了東道主的優勢。「每一天,就連吃飯睡覺我都會想青島的流和涌浪應該怎麼跑,也正是那段時間的訓練,從我無法駕馭的東西,變成了對我有利的秘密武器。尤其是在決賽中,讓我對航線選擇和判斷上都有的放矢。」

                          2008年,殷劍在青島奪得奧運金牌,為中國帆板史添上了傲人的一筆。至此,殷劍共備戰過三屆奧運會,參加了兩屆,這期間的每一場比賽,都不允許她有絲毫懈怠。但成功路上卻難免有無數次的碰壁與失敗,也正是這種辛苦的備戰節奏,練就了殷劍在失敗情況下快速調整自我的能力。「失敗是一把雙刃劍,你可以快速看到自己的弱點和不足。每當失敗的時候,我不會被它打倒,而是會思考我到底為什麼會失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是殷劍常常用來鼓勵自己的話。「一定是我哪方面做得不夠好,老天爺才會給我提醒吧。所以我會不斷地鼓勵自己再站起來,再去拼搏。這應該是備戰這幾屆奧運會給我最大的收穫。」

                          奪金后低調退役轉型,迷茫期曾讓她痛苦不已

                          然而不像許多奧運冠軍,會在奪金后抓緊時間利用自己的「黃金價值」,殷劍卻在2009年第十一屆全運會之後選擇低調退役。殷劍屬於比較傳統的女孩子,退役時已經31歲了,她決定回到家鄉,和自己相愛多年的男友結婚生子組建家庭,有一份穩定的事業。可是剛剛走出運動隊的她非常不適應。「剛走上新的工作崗位,感覺很難接受,反差很大。運動隊的生活是很簡單的,訓練訓練再訓練。但是當我踏上社會崗位,我發現自己的文化程度、知識儲備很弱,也不系統,跟社會嚴重的脫節讓我迷茫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方向,也沒有目標。」運動員離開隊伍踏入社會,很容易出現迷茫的時期,在海上都是單人作戰,進入單位之後要懂得合作、溝通、管理,這是作為單人項目的運動員較少體會的。「這些我都在慢慢學習。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定位自己,是一個挺艱難的過程。直到近一兩年,我才感覺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殷劍出席2018中帆協年度盛典

                          在艱辛的轉型過程中,運動員經歷讓她受益良多。這16年並不平坦的運動生涯,讓殷劍遇到如同賽場的困難時能夠淡定從容地面對。「我自認為我的運動生涯失敗經歷佔大多數,除了兩屆奧運會比較成功,其他的都比較失敗。然而正是這些經歷讓我明白:在做任何事情的過程中,一定要一絲不苟,腳踏實地,並儘可能去享受過程,不用太關注結果會怎樣。這對我的生活、職業轉型幫助很大。」

                          現任四川省水上運動學校副校長的殷劍,負責皮划艇、賽艇、激流迴旋、自行車四個項目,每天都過得很充實。有著一兒一女的她,談到對孩子的培養時,她笑著表示作為奧運冠軍的孩子可並不「輕鬆」。殷劍的女兒三歲多就開始參加體育鍛煉,游泳、藝術體操、健美操……「我兒子的體育基因應該也不差,出生時就有55厘米長,現在比同齡人要高很多。」殷劍幸福地說,「男孩,希望他往籃球、網球方面發展。體育,是孩子成長當中必不可少的一課!」

                        殷劍和她的家人們

                          如今的殷劍,再談起11年前的光輝歷史時,更像是在講一個年代久遠的平淡故事。奧運冠軍帶給她的不僅有榮耀,還有人生的歷練。這位西昌女孩,還是沒變,依然一副不服輸的樣子,不念過去,亦不畏將來,她依舊帶著那份堅定從容,笑對這蜿蜒綺麗的人生賽場。

                        上一則:足壇歷史射手榜:貝利第3 C羅梅西仰望805球大神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