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全球頂尖大學數量創新高
中國「雙子星」清華北大成為亞洲頂尖大學
專家指出中國大學取得顯著成功得益於資金投入增加
這項研究基於對數千萬項研究成果、財政和人口數據以及50000多名學者的調查問卷的分析
針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最近五年的數據分析發現,中國大陸的大學目前佔據亞洲主導地位,並準備在不久的將來挑戰歐美大學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上的領先地位。
自2016年以來,中國的大學在大學排名中的提升速度為世界之最,中國目前有7所大學進入世界前200名,而五年前只有兩所。此外,在中國準備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的大學首次佔據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亞洲前兩名位置。
該研究的開展與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發佈同步,是基於數千萬項研究成果,以及一項包含100多個國家50000多名學者回答的全球大型調查數據得出的。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之下,日本的大學排名處於停滯狀態。
如今,日本的世界頂尖大學數量與2016年持平兩所,儘管日本在整體排名中的大學數量仍高於中國。世界前200名大學中,中國的大學數量位居全球第六,與瑞士和加拿大持平。在世界大學總排名中,中國的大學數量位居第四,有81所大學上榜,僅次於英國(100所)、日本(110所)和美國(172所)。
中國的大學排名上升速度也是世所罕見。自2016年以來,復旦大學在五年內上升了103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升了121位,南京大學上升了136位,上海交通大學上升了165位,而浙江大學則飆升了177位,令人咋舌。
2020年,中國排名前兩位的頂尖大學仍然為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與2016年相同,儘管這次二者排名順序顛倒過來了。
這一成功部分得益於每名學者的人均大學總收入顯著增加。人均大學總收入是衡量一所大學學術研究可支配財政資源水平的指標。自2016年以來,在中國頂級大學中,人均大學收入增長了33.5%,達到1772635美元――位居世界前列。
專家表示,大學財政投資水平的提升,有助於鞏固中國大學的成功地位,但一系列具有開拓性和前瞻性的教育體系改革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就包括1995年的「211工程」和1998年的「985工程」,以及吸引人才計劃和最近的「雙一流」項目。這些改革都為提升教學和研究環境做出了貢獻,並反過來促進了論文引用分數的增長,而論文引用分數是展示大學研究實力的主要指標。然而,在國際展望方面,中國大學的表現仍然很差勁。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哈米什-科茨(Hamish Coates)表示:「自1998年以來,中國在提高學術生產效率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嘗試。頂尖大學的紅利開始流動――但這僅僅只是個開始。所有指標均顯示,未來幾十年內增長將不斷加快,並計劃在2050年前進一步擴大規模和實現多樣化。」
尼克-菲斯克(Nick Fisk)是新南威爾士大學分管科研的副校長,他說:「大學聲譽往往是一個滯后的指標――這就是為什麼該指標對那些真正古老的老牌大學有利的原因所在。但是,隨著老牌大學的發展和年輕大學的崛起,這種秩序確實正受到多方面的挑戰,如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學科(STEM)的崛起、亞洲頂級大學的崛起以及一代又一代學者的不懈努力。」
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知識官菲爾-巴蒂(Phil Baty)說:「今年,在人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呈現清晰的證據,證明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這一長期、有遠見的規劃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可以與世界上最好的大學相媲美,這一點非常重要。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是受全球認可的大學國際績效基準的標準,有13個獨立的績效指標,涵蓋大學使命的所有核心方面――卓越教學、卓越研究、知識轉移和國際展望。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背後的數據清楚地表明,中國的頂尖大學如今不僅在亞洲處於領先地位,而且它們的表現足以與美國和歐洲的頂尖大學相媲美。
「泰晤士高等教育學術聲譽調查涵蓋數百萬項研究成果和幾萬份調查結果。對調查的長期分析表明,在過去五年裡,中國大學的世界排名進步最大,中國是真正的明星,其大學制度改革堪稱世界典範。」
巴蒂先生補充道:「中國建國70年來,大學制度變革的成功舉世矚目,關鍵舉措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初,通過院系調整,建立高度專業化的大學,開始提升國家實力,為中國如今在科學、技術和工程領域的強大實力奠定了成功的基礎。20世紀70年代,恢復高考制度,為所有有才華的學生開闢了成功和發展的道路,大學對外開放,學生能夠從國際經驗中獲益,研究生教育制度得以創立。
「20世紀90年代,誕生了兩項大胆創新的卓越計劃――『211工程』和『985工程』,這兩項計劃的成功得到了普遍認可,世界各國競相效仿。最近幾年,中國提出『雙一流』戰略,並強調卓越教學,將使得中國大學繼續發展下去。我預測,將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學提升自己的世界排名。」
嶺南大學副校長、比較政策講席教授莫家豪(Ka Ho Mok)認為,中國所取得的成功是持續和長期投資的結果。他說:「在過去幾年裡,中國大學通過中國政府推出的戰略投資計劃來促進研究和國際合作,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表現。」莫教授指出:「過去幾年推出的「雙一流」項目加強了中國大陸「雙一流」大學的研究、知識轉移和創業相關發展。」同時,中國也竭力引進海外頂尖學者和大學,以提升科研實力,與全球領先大學建立聯繫,「並努力在國際上發表論文」。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哈巍表示,中國已「向『雙一流』大學投入數十億美元」,而『吸引人才計劃』也能提升大學實力。他說:「我認為中國大學的上升趨勢將會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