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電視:開機率只有30% 何以重回客廳C位
北京新浪網 (2019-08-14 00:12)
原標題:「消失」的電視:開機率只有30% 何以重回客廳「C位」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莫淑婷 每經編輯 陳俊傑
「這次新房不打算買電視了,買個投影儀好了。」儘管家裡長輩在勸說,王芳還是沒有購置電視的打算。在她看來,電視並不常用,沒有購置的必要。
持王芳這樣想法的消費者並不少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電視排除在家電購置清單外。即便是購置電視,也僅僅是因為「感覺客廳應該買台電視」。電視,正逐漸失去其「客廳中心」的地位。
誰還在看電視?對於電視廠商來說,這是一個既無奈又現實的問題。

▲華為「1+8+N」戰略以手機為中心實現全場景智慧化
電視不再是唯一選擇
上世紀80年代,對於那時的中國家庭來說,買台黑白電視都是一件大事,它代表了一個家庭的經濟水平。彼時的電視,是家庭客廳娛樂的中心,一家人都爭搶著觀看節目。
然而,隨後的三四十年裡,電視行業經歷了過山車般的遭遇:從居家必備品到逐漸淪為雞肋。儘管電視廠商使出了渾身解數,不斷改變電視的外觀和性能,但年輕人坐在電視機前的時間越來越少。
「隨著近年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帶來多元化的娛樂方式,移動端設備使用更靈活,內容更豐富,電視用戶的時間逐漸被分流。」奧維雲網(AVC)黑電事業部研究總監揭美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於4月發佈的《95後手機使用心理與行為白皮書》顯示,95后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為8.33小時,其中社交用時最長,接近2小時。
與之相對的,是電視日均開機率持續大幅下降,每日開機時間大大縮短。據TCL發佈的數據,受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影響,電視機的日均開機率已經由3年前的70%下降到了30%,40歲以上的人成為收看電視的主流人群。
奧維雲網分析稱,智能手機擁有豐富的功能,包括通話、看視頻、社交、辦公等使用場景,可以說幾乎囊括了電視和電腦的主要功能。另外手機體積小,攜帶方便,接收方式由靜態向動態演變,使得用戶的自主地位提高,它與用戶的交互優勢是電視和電腦無法比擬的,對傳統的電視和電腦產品都產生了巨大衝擊,形成全面擠壓。
奧維雲網數據顯示,隨著彩電市場需求不斷飽和,2019年上半年雖然彩電均價同比下降9.4%,但市場規模並沒有實現增長。2019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2200萬台,同比下降2.7%,零售額規模為640億元,同比下降11.8%。
擁擠的智慧大屏賽道
電視廠商聚會,總會提到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年輕人不看電視怎麼辦?」,彼時,嘈雜的現場總是突然沉默。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電視廠商曾賦予了電視很多屬性,3D、HDR、4K等概念不斷湧出。而隨著彩電技術水平的更新換代,大屏、超高清顯示、人工智慧等技術產品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數據顯示,人工智慧電視市場滲透率變化分別為:2017年上半年線上14.1%、線下9.9%;2018年上半年線上34.3%、線下28.6%;2019年上半年線上47.0%、線下36.7%。如今,一台32英寸的主流品牌智能電視價格不超700元,智能電視已逐步普及。
在跨過「單品智能」階段后,電視廠商又開始將目光投向了AIoT賽道。在4月的TCL 2019春季發佈會上,TCL智能終端業務群CEO王成宣布TCL正全面進入「AI×IoT」賽道。同樣在4月,創維也正式對外發佈了首個大屏AIoT生態。
除了傳統的電視廠商外,智能電視在智能家居中的大屏價值也吸引著眾多廠商跨界進入。上半年行業內多次傳出通信設備巨頭華為將要布局電視領域的消息。當時多位電視廠商高層向記者表示:「華為不是不可以布局電視領域,而是沒必要,電視市場價格戰太激烈,獲利空間太低。」
2019年6月底,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在MWC大會上公佈了5G時代華為的全場景戰略,即1+8+N,電視首次成為8個品類中的一環。
7月初,有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華為電視其實早就做好了,但是他們內部一直都在討論,到底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創新。事實上,在電視領域,大家已經失去了對電視創新的期待。如果華為推齣電視,但沒有達到預期的創新力度,後面就很難再推進下去。」
7月15日,華為子品牌榮耀終於發佈新品類「智慧屏」。儘管榮耀將其定位為「智慧屏」,但是行業普遍認為榮耀的「智慧屏」並未跳脫出智能電視的定位。隨後在8月10日,首款「智慧屏」產品正式發佈,不少業內人士更是直言未超出自己的期待,「智慧屏的確強化了智能家居的入口能力,但還未具顛覆性。目前偏中高端的智能電視普遍也內置了晶元,而升降式攝像頭其他電視廠商之前也都有做過。」
榮耀總裁趙明此前表示:「當前很多商業都是圍繞手機展開,手機可以說是個人生活的中心。未來,則會有個人和家庭的雙中心。智慧屏,將成為家庭情感中心,這個中心包括影音娛樂中心、信息共享中心、控制管理中心及多設備交互中心等4方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幾乎所有瞄準電視的廠商,背後的邏輯都是希望電視能重新回到「客廳中心」這一地位。此前,智能音箱曾試圖搶佔「客廳中心」,但由於缺少顯示特性,智能音箱的交互能力仍有所欠缺。
群智諮詢(Sigmaintell)總經理李亞琴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產品和用戶的需求來看,大屏相較於音箱更具優勢。因為大屏可以通過SOC升級與創新增加更多的AI功能,AI與大屏顯示相結合的產品想像空間是非常大的。」
8月9日,海信也發佈了全新的智慧大屏交互系統Hi Table和社交電視新品。海信電器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王偉認為,電視機正處於「強化」和「取代」的交錯期,強化的是「地位」,取代的是「形態」。客廳大戰再喧鬧,電視機作為家庭中心的地位不會改變。
而在揭美娟看來,電視要想重回「客廳中心」,一是打通大屏和小屏的聯繫,優化用戶使用體驗;二是拓展更多的使用場景,娛樂、購物、遊戲、教育以及家庭交互連接終端,提高使用頻率,增加用戶使用粘性。
「電視廠商在努力創新,手機廠商也沒有閑著。如今手機功能已經很強大了,如果電視沒有更大的創新,華為想把年輕人重新拉回電視屏幕前並不容易。據說後續華為品牌也要發智慧屏,到時可能會有更大的創新,但是電視市場想回到沒有智能手機的時代,幾乎是不可能了。」家電觀察人士劉步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