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富春山居圖》里去避暑
北京新浪網 (2019-07-29 11:34)

到江南小三峽,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里,去避暑
盛夏赤日炎炎,杭州的溫度逐漸爬高,久未集體出行的幾位老同學開始商議,有山、有水、有清涼,一個周末可以搞定的地方,不就是古人早就給我們畫好的那張《富春山居圖》嗎?
富春山居圖的精華在這裏

到江南小三峽,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里,去避暑
從杭州出發,走杭新景高速,約一個多小時到楊村橋出口,再往回走一點,就是建德市的梅城鎮。梅城古稱嚴州府,是浙江省最大的三江匯流地,來自安徽黃山的新安江,來自金華的蘭江,在這裏回合成富春江,江水再往東流,經桐廬,富陽,到了杭州蕭山的聞家堰,便稱錢塘江了。富春江水系很早就是杭州、上海通向浙江內地、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和江西東北部的重要水道。

到江南小三峽,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里,去避暑
從梅城開始往下遊方向,是富春江的開始,就是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所描述的人間仙境,《富春山居圖》從構思、動筆到繪製完成大約用了七年時間。黃公望晚年雖然隱居在富陽廟山塢,為了畫好這幅畫,他終日不辭辛勞,奔波於富春江兩岸,觀察煙雲變幻之奇,領略江山釣灘之勝,並身帶紙筆,遇到好景,隨時寫生,富春江上下游都留下他的足跡。而《富春山居圖》最精華的一處,便是接近梅城一帶的上游部分。

到江南小三峽,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里,去避暑
《富春山居圖》的長卷山峰起伏,林巒蜿蜒,平崗連綿,江水如鏡,境界開闊遼遠,雄秀蒼莽。畫中數十座山峰,一峰一狀,數百棵樹木,一樹一態,變化無窮。山勢或濃或淡,以干而枯的筆勾勒,疏朗簡秀,清爽瀟洒,遠山和沙洲,以淡墨抹出,略見筆痕,水紋用濃枯墨勾寫,偶爾加淡墨復勾。樹榦或兩筆寫出,樹葉或橫點,或豎點,或斜點,遠處的樹以濃墨點后再點以淡墨,通篇隨意而柔和,幻若仙境,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到江南小三峽,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里,去避暑
從梅城開始的富春江往下游一直到支流胥江,北岸有一條長達23公里的建德綠道,兩岸群山蜿蜒,峽谷幽靜,碧波蕩漾,有著「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的意境,漁人、樵夫、民居,都是圖畫中最經典筆墨。

到江南小三峽,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里,去避暑
夜晚棲息於蒼翠的水岸,涼風習習,木屋點點燈火,安靜得可以聽到掌燈的聲音,不禁想起陶淵明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到江南小三峽,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里,去避暑
幾個同學彷彿置身於富春山居的畫中,在喧囂的城市背後,我們總結了一個生活的態度,做一個簡單的自己,隱居於山林而相忘於江湖。
沿富春江七里揚帆

到江南小三峽,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里,去避暑
梅城附近有一個碼頭,是「七里揚帆」景點的起點,從這裏出發向下游,到葫蘆飛瀑,是富春江風光的精華旅遊線,「山青、水清、史悠、境幽」,江面上遍布著「嚴陵問古」、「雙塔凌雲」、「七里揚帆」、「子胥野渡」、「葫蘆飛瀑」等景觀。

到江南小三峽,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里,去避暑
自梅城以下5公里至蘆茨埠附近為峽谷段,在旅遊界有「小三峽」之稱。坐著悠悠的遊船,領略「人行明鏡中,帆浮翠屏間」之唐詩意境,全程往返大約4小時,並有兩處靠岸。

到江南小三峽,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里,去避暑
「小三峽」的七里瀧上游有一道溪流從北岸匯入,這就是著名的胥溪, 此處江面開闊,悄悄寂寂,古道縈迴,在支流胥溪注入處,有「子胥渡口」、「伍子胥別廟」等古迹。

到江南小三峽,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里,去避暑
據傳,楚國名將伍子胥為逃避楚平王追殺,出韶關,輾轉投奔吳國,途經此地時,只見茫茫大江阻擋,幸遇一位白髮艄公,才得以過江而去,最後助吳王富國強兵,借吳兵報了家仇。後人為紀念這一歷史故事將此處取名為「子胥野渡」,並刻於渡口石壁上供後人膜拜。

到江南小三峽,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里,去避暑
船再往前行,拐入一個峽灣,便是「葫蘆峽」了,上得岸來,山林蔥蘢,水流潺潺。中午在這裏可以品嘗山鄉土菜,鮮活江鮮,綠蔭小亭打坐歇息。古嚴州的菜系,取材當地新鮮食材,重口味,微辣。

到江南小三峽,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里,去避暑
「葫蘆飛瀑」在七里瀧南岸坌柏灣內,沿坌柏溪上行約500米,迎面山崖鞍部有一飛瀑,瀑高百米,從陡壁直瀉而下。壁間有一形似葫蘆的石窟,瀑布先瀉入葫蘆口中,再從底部衝出,飛珠拋玉,直注坌柏灣,匯入富春江,騰起層層白霧雨花,令盛夏清涼無比。

到江南小三峽,十大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里,去避暑
富春江如一首清新的詩,一幅淡雅的畫,一條歷史的長河,包孕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以你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不泯然於眾,只遵從內心真實的感受,縱使外界熙熙攘攘,而你,欣然向前。
其他旅遊新聞

編輯首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