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致敬醫護
                        • 最新雜誌
                        財經新聞 > 北京新浪網

                        「內地經驗」成港澳青年跨境流動關鍵因素

                        北京新浪網 (2019-07-09 06:31)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內地經驗」成港澳青年跨境流動關鍵因素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如火如荼,灣區青年對政策的認知有多少?目前的發展機遇能契合他們的需求嗎?近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合作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會上發佈了粵港澳青少年「深調研」課題成果,來自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等城市的100餘名青年研究專家出席,共同探討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工作機制,為粵港澳青年深度交流合作做好支撐。

                          現場,來自廣州、香港、澳門等地的灣區代表簽訂了粵港澳大灣區研究合作框架協議。該協議將有效引導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間青年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積極促進群團組織、民間智庫、高校學術機構及專家學者之間在青年成長髮展問題理論研究方面建立長效合作機制。

                        團組織對粵港澳青少年「深調研」

                          「粵港澳大灣區各地在服務青年、促進青年發展事業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互通有無,取長補短,比如青年合作發展事業的交流,非常有必要。」團廣州市委書記徐柳希望紮實開展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研究,助力青年發展,繼續以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研究聯盟為平台,深化青年研究的交流與合作。

                          現場,粵港澳青少年「深調研」課題成果發佈。通過本次調研,深入研究分析港澳青年來穗學習生活、實習就業及創新創業的現狀、困難、問題以及主要訴求。

                          暨南大學「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副教授謝寶劍透露,從去年6月他們就開展了港澳青年在廣州發展的調研工作,對於在穗學習的港澳青年,從就讀的學校、就讀的專業、畢業的去向和發展的機遇評價做了一個深調研。

                          值得關注的是,受訪的港澳青年中,73%的人在從事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業配套服務行業。近81%的港澳學生認為內地發展前景好,內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83%的港澳學生認為粵港澳合作能促進三地經濟發展,提升就業水平,對自身影響很大。

                          目前,在穗就讀的港澳大學生主要集中在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州大學、南方醫科大學6家高校,就讀人數佔總數的94.1%。

                          受訪者普遍容易適應普通話及簡體字,其中,48.32%的港澳學生能很好地適應,30.54%的港澳學生比較適應。港澳生普遍比較活躍,70%多的港澳生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社團活動。

                          有六成多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其中41%選擇回到港澳繼續深造就讀,有32%港澳學生留在內地繼續就讀,說明越來越多的港澳生留在灣區繼續就讀。27%的港澳生選擇到國外就讀,說明港澳的國際化的優勢非常顯著。

                          調查發現,在從事行業方面,受訪的港澳青年以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業配套服務行業為主,佔73%,其次為公共服務行業和金融行業,分別佔7%和6%。

                          受訪者87%的個人月收入在1萬元左右,謝寶劍認為,說明訪問的對象具有比較好的普遍性,恰恰這個收入水平既反映了他們在內地收入水平的基本情況,也說明受訪對象並未集中在創業二代,而是聚焦了新生代的年輕人在廣州的創新創業。薪酬、福利待遇是影響他們對工作生活滿意度的主要因素。

                          為解決港澳青年在穗就業創業和學習生活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廣州共青團以建設共融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共同體為目標,按照「1234N」的思路,打造1個交流合作平台,優化青年就業創業和青少年交流活動兩個基地,完善「青年之聲」網站、「青年之家」陣地、「12355」青少年熱線3個維度服務體系,推動成立大灣區青少年文化、研究、創新創業、志願服務4個聯盟,並配套開展「N項」交流合作項目,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青年在文化交流、知識共享、創新創業、生活融入等方面需求,共同助力廣州建設大灣區核心引擎。

                        專家支招粵港澳青年融入與發展

                          「內地經驗」成港澳青年跨境流動意願的關鍵因素。根據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黎熙元近兩年所做的調查分析,並結合香港相關機構調查結果顯示,25到34歲的青年群體中,跨境工作、跨境公幹、跨境消閑這三類的整體跨境流動總數呈現下降。而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者對大灣區整體發展理念的認同度越高。

                          影響跨境流動意願的「內地經驗」包含求學、實習、工作、創業、旅遊、交流及親友,擁有其中任何一種經驗的香港青年,都更願意到廣東來生活或工作。黎熙元說,超過半數香港受訪者認為香港青年赴大灣區發展具有三大優勢,專業化服務、國際化管理經驗以及科技創新的人才優勢。

                          《新華文摘》原總編輯、編審張耀銘認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既面臨人才高度聚集,80后、90后扎堆兒競爭的局面;也要面對機器人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替代效應帶來的挑戰。他建議各級政府要加強宏觀指導和戰略規劃,有效降低制度、人才、資本、信息的流動成本;在加強人工智慧技術創新的頂層設計、統籌機器人的產業發展方面,積極制定合理優化的公共政策,以減緩人工智慧對勞動力市場的負面影響,促進港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一國兩製法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田飛龍認為,需從技術標準與制度標準來解決大灣區治理的「雙向開放」難題,適當借鑒大灣區內地城市治理經驗,關注同等待遇、合理差別與港澳青年的融入式發展,構建大灣區共同命運與命運共同體。

                          香港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周文港針對香港不同研究機構進行的香港青年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意見的調研結果及分析,提出新時期開展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工作的對策建議。

                          澳門社區義工聯合總會鄧文基理事長探討了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共融模式下的澳門義務工作,他認為澳門當代義務工作的挑戰主要來自社區解組、輪班工作制、諮詢科技和市民要求,而粵港澳大灣區政策新的歷史機遇讓澳門義工得以探索「互聯網+義務工作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並進行青年義務工作的創新實踐。

                          實證研究是服務港澳青年需求、做好青年工作、拓展大灣區青年交流的重要基礎。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長塗敏霞透露,今年該機構將繼續深化課題研究,把研究成果呈報政府部門作決策依據。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各簽約地市將圍繞粵港澳青年交流活動、粵港澳青年課題研究、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發展系列論壇等開展合作。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林潔 實習生 陳琳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9年07月09日 07 版

                        上一則:年內公募基金分紅508億元 債基佔比高達75.7%
                        下一則:湘江戰役:在至暗時刻探尋希望曙光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