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了,就會喜歡──外籍人才看臺灣

瑞健集團是瑞典人孫羅傑在台灣設立的公司,匯聚了全球人才,是台灣「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公司之一。右二即為來自加拿大的高福曼經理。(攝影/莊坤儒)
人才外移,向來是台灣的熱門話題。面對高階人才赴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或美國等地大展身手,台灣社會總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這種外向的眼光固然能使我們警惕,但也容易忽略了台灣依然具有不少優勢,持續吸引外籍人才留駐......
根據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的統計,截至2007年底,在台合法居留的外僑有49萬3,108人,其中白領工作者只有2萬2,670人,比例為5%,職業以外語教學為主,國籍則以日本、美國及加拿大最多。
這個數字和高度國際化的香港、新加坡(450萬人口中,四分之一為外籍)差距甚遠,顯見台灣在人才爭奪戰中的弱勢。然而,許多來台的外籍白領,都覺得在台灣工作順利、生活愉快,這種"超高評價,低來客率"的落差,正是未來吸引外籍人才的著力點之一。
製造為台灣之本
榮獲經濟部2007年"金商獎"的港商瑞健集團就是一個例子。據來自加拿大、在台灣一待12年的現任瑞健集團行銷經理高福曼表示,"我們從不擔心招募人才的問題,因為台灣特有的生產優勢,已讓瑞健成為全球頂尖的醫療器材製造商,足以提供優渥待遇,吸引全世界的人才。"高福曼向記者介紹他來自法、英、美等國的同事,整個公司宛如小型地球村。
總部位於桃園的瑞健集團,由瑞典人孫羅傑於1989年在台灣創立,研發生產如筆型注射器、藥物輸送系統等高級醫療器材,產品全部外銷。目前全球僅有3家公司有能力生產類似產品,瑞健即為其中佼佼者。
早已在台灣生根、明年還將擴建新廠的瑞健集團所擁有的全球競爭力,來自於台灣無可比擬的生產優勢。
若單純以薪資論,台灣的人力成本並不低,但在以國際各大藥廠為客戶、講求高精密度與符合客戶特殊產品需求的高級醫療器材領域,"台灣擁有大批優秀的工程師與工人,可以生產出更高品質的產品。"高福曼說,台灣還具有完整、品質穩定的塑膠、機械零件供應鏈,方便瑞健研發各種生產機具,以滿足市場、客戶的特殊需求。
優良的創業環境
對許多外籍人士而言,台灣活力十足的創業環境也令他們印象深刻。
高福曼表示,台灣整體商業環境充滿機會,"黑手變頭家"的故事時有可聞,當初瑞健創辦人孫羅傑就是因為在家鄉瑞典看到到處都是"Made in Taiwan"的商品,十分好奇而遠渡重洋來一探究竟,之後買了好幾箱台灣產品準備回鄉創業。但幾經思量,覺得若要創業,台灣是遠比瑞典更適合的地方。 "台灣是個讓人可以成就一番事業的地方,"高福曼形容。
"台灣的法規清楚、穩定,又有完善的勞健保制度,很有安全感,是瑞健持續吸引外籍人才的有利條件,"高福曼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