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驚,孕媽咪做運動超Easy!
達人傳授孕期三階段助順產另外,如果併發前置胎盤,孕期期間不建議激烈運動,以免引發出血及早產。不過,上述疾病或併發症雖然不適合運動,但葉醫師表示:「散步、走動倒並非絕對不行,若發生出血、頭暈、呼吸急促、肌肉無力、子宮收縮、出現透明分泌物等應多休息,不適合活動。」以下為孕媽咪不適合從事的運動:
1含有跳躍動作的運動
含有跳躍動作的運動如羽球、桌球,由於孕婦的腹部被撐大,跳躍時不僅加重關節負擔,葉海健醫師指出:「倘若踩錯腳而不慎絆倒、跌倒,可能撞到肚子引發早產風險。」
2快速移動身體的運動
需要快速移動身體、不同方向伸展或拉扯的運動,例如:籃球、網球、羽球等,媽咪因運動關係容易重心不穩而跌到,甚至拉扯關節造成受傷。再者,針對快速移動身體的過程,彭艾薇老師提醒到:「子宮裡的羊水也跟著快速晃動,對於孕婦本身或寶寶都可能產生不適。倘若不小心碰撞,甚至跌倒,也會影響孕媽咪的健康。」
3無氧運動
無氧運動恐造成血液中的含氧量不足,甚至孕婦因為呼吸、吐氣調整不來,可能產生瞬間缺氧的狀態,傷害自己與胎兒的健康。
4壓迫腹部的運動
避免從事壓迫腹部力量的運動,葉醫師解釋:「一旦腹部遭到壓迫,也會擠壓子宮裡的胎兒,同時影響媽咪的血液循環。」彭艾薇老師進一步說明:「當胎兒越來越大時,代表子宮內的空間越來越少,進行壓迫腹部的動作勢必造成胎兒不適。」
5長時間平躺的運動
進入第二孕期,避免從事長時間平躺的運動,葉醫師表示:「平躺會壓迫下腔靜脈,使靜脈回流減少,可能出現血壓下降、脈搏增快、面色蒼白等情況。」
6潛水
孕期不適合進行潛水運動,葉醫師根據美國醫學文獻指出:「由於胎兒的肺部血液循環尚未成熟,無法過濾因潛水造成的氣泡,倘若在懷孕期間潛水,恐造成寶寶患有潛水夫病。」
GO,孕媽咪律動時間開始!
在不同懷孕階段內,媽咪與胎兒的穩定性也會不同,因此,孕婦可參考目前狀態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例如懷孕初期以溫和活動方式為主;懷孕中期胎兒相對穩定,可嘗試活動量較大的安全運動;懷孕後期則可以幫助順產為目的,進行平緩的身體活動。
懷孕初期運動》簡單溫和
懷孕初期胚胎著床尚未穩定,建議此階段運動以簡單、緩和為主,動作不要太大。葉海健醫師提醒:「發生出血、腹痛等情況,建議多休息。」彭艾薇老師亦補充:「懷孕初期應避免高負荷或跳躍的運動。」
另外,目前很盛行騎單車,但不建議孕婦在人行道或馬路騎腳踏車,除了路面顛簸易發生危險,若遇到上坡路必須使力踩,對腹部造成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