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英雄——點評三國演義十大虎將

第四、張飛。“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知道什麼叫“萬人敵”了吧。這就是張飛張翼德。千年過去,長板坡一騎絕塵,直至幾十年前,德國一個叫隆美爾的小伙子在北非故計重施了一把,一不小心居然就博了個“沙漠之狐”的美稱。誰還敢小看張飛?“三國演義”裡,眾人皆畏呂布之勇,獨獨張飛,屢屢跳出來要和呂布單挑。而且,若以帶兵論,張飛的能力應當強於呂布。攻佔益州,張飛是戰功最大的一個,而且顯出了難得的謀勇兼備的名將素質。漢中的戰役中張飛戰張頜,張飛用的是先驕其心誘敵出擊,再利用狹窄地形迫其主力決戰,使用尖鋒突破的戰術,一舉擊破,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傳說中,張飛善畫美人,由此可見其膽大心細。可惜,張飛為酒活著,不可一日無酒,也因酒而死,在暴飲暴打一頓後,被壞恨在心的范疆、張達謀害。名將隕落於小人之手!
第五、馬超。西涼錦馬超,張飛並世雄。當初為報父仇,孟起偕同龐德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狼狽逃竄,“潼關戰敗望風逃,孟德倉惶脫錦袍;劍割髭髯應喪膽,馬超聲價蓋天高。”說的就是這事。馬孟起後投張魯時,又在葭萌關夜戰張飛,真乃“前只呂布,後無來者”的虎將。再後,先主遣人迎超,超將兵徑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諸葛亮對馬超的評價真的是一點都不為過:“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孟起這一世之傑一投靠劉備,劉璋等輩便立時震驚萬分,須臾就投降了劉備。可惜的是,天不予壽,馬超四十出頭就亡故了。否則北伐也不至於只讓魏延一人苦苦撐著了,而且以馬超在西涼的威望,孔明在長安以西一定還能有所作為。“扶風勇略冠當年”,緬懷馬超同志!
第六、張遼。張文遠,逍遙津一戰,江東小童此後聞張遼之名,竟夜不敢啼!新浪論壇“月七月八”兄有很精彩地描述:“張遼是我認為三國大將中軍事才華最高的一個。他的全盛時期是在合淝。由他指揮的逍遙津戰役是戰爭史上可稱得上奇蹟的戰役。先說逍遙津之前的一場戰役,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兵留張遼守合淝,孫權乘勝來攻,初戰失利。大將太史慈策化了一計,派人到合淝城中放火然後裡應外合。守城最怕的就是這一招,張遼象事先知道一樣讓兵士夜不卸甲,城中的間細很快被捉,張遼翻手就玩了一招,讓兵士放火吶喊,做好埋伏,然後大開城門,太史慈中計所帶精兵被殲,自己也於此役喪生。同為名將,太史慈與張遼相差何止千里。逍遙津戰役張遼以絕對的少勝絕對的多,而且是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完成,真是奇蹟。應該說孫權採取的戰略是正確的,當時曹操遠征張魯,合淝防線兵力薄弱,只有八千人,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孫權糾集了十萬人出征合淝,合淝和皖城互為犄角,無論攻那一方,另一方必然銜尾痛擊,孫權不宣而戰,用閃電戰先取皖城,張遼救之不及,只有在半路退回。至此合淝成為孤城。曹操遠在漢中,援之不及,一切只能靠張遼自己了。張遼精選了八百死士,和孫權的攻城大軍正面硬憾,居然把孫權殺的要避其鋒銳。守城軍士氣大震,戰以後能守,不得不佩服張遼。孫權攻城十來天不能下,十萬大軍糧草補給不上,只得暫時退兵。孫權和重要將領在逍遙津召開軍事會議,他萬沒想到的事發生了,張遼全軍傾巢而出突襲逍遙津。我不得不佩服張遼的膽略和戰術,八千人和十萬人對比,動輒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張遼的自信來自情報的掌握和精確的判斷力,為求速度張遼使用的是全騎兵。孫權差點把老命也丟在逍遙津,幸虧馬跑得的快,因為騎兵式突襲,工事兵配合不上,斷小師橋的命令沒有及時執行,孫權撿回了小命。羅貫中作詩稱讚孫權的馬快『逍遙津上玉龍飛』實則是刻骨的諷刺。手下將領幾乎被一鍋端,逃走的都寒了膽,再沒人敢跟張遼交鋒,倒致孫權的全面潰敗。”後曹丕征吳,以張遼等為大將,卻為東吳徐盛所破,張遼中箭身亡。名將不敗,神話破滅,可惜可惜。
